“提起故人故事泪湿眼眶,谈及旧爱旧恨寸断肝肠……”一个曾经的企业高管,穿梭于深圳、海南,以散文式小说,或曰小说体散文,写下亲历两大特区的商海往事,主要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故人故事。60个小故事,25万字,张建全这部《我的商海往事》钩沉那段改革开放中美好的岁月,复活狂飙突进年代曾有的场景。
一个忙碌的企业高管,怎会有耐心去观察并有才情去书写?这是真实的历史还是记录的历史?是传播的历史还是接受的历史?商海中人的商场博弈,是不是有“不给他音乐听”(黄永玉语)的况味?
《我的商海往事》 北京出版社 张建全 著 2023年6月版
耐心。才情。源于作者的文学之爱。文学即人学,人学就是人性之学,表现人,研究人:人自身的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人与时代及自然的关系,人的生存与发展及诸多情感等等,人性的鲜活是作品闪亮的标签。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商报》将作者张建全的纪实文学《冷眼睛,热手掌》连载两个月,引起企业界不小的轰动;去年末至今年初,《海外文摘》为《我的商海往事》开辟快速通道,将这60篇商海人物散文全文刊发,两个月内便收到评论文章三十多篇;更为可喜的是,《我的商海往事》与著名作家梁晓声、刘醒龙等人作品共同获得了202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作品一等奖。
回望《我的商海往事》数十个样本,无疑是作者商务生涯中展现复杂人性的微观记录,少有“传播的历史”,多为亲历的真切,白描手法的朴实讲述。
回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大经济特区,有的是五光十色的生机盎然,有的是热血沸腾的意气风发。无论是《渔家姑娘来深圳》中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杜晓茹;还是《一辈子兄弟》里可爱可敬的刘兄;让人百感交集的那些人那些事冲击着读者。
大潮涌动中的恩怨都变得无常。作者在商海博弈中的人生况味,大有一吐为快之感。这不由让笔者想起黄永玉老先生讲过的《不给他音乐听》那则故事:一个有些钱的单身汉,在郊外长满绿草的山坡地上,购置了一栋讲究的房子,美美睡梦中被一阵嘹亮的号声吵醒。原来是一个快乐的牧羊人,在他的窗口附近,迎着朝阳吹起号角,山坡下的居民好像习惯于半睡半醒中的音乐。一天天的,单身汉终于打开窗子,窗台上摆着一瓶红酒和两个杯子,待牧羊人吹完号角,赶着羊经过窗前,单身汉倒满两杯酒,一杯给了牧羊人:“good morning !”“Cheers,please!”一天天的,牧羊人问:“我牧我的羊,我吹我的号,为什么你大清早的,要与我干杯?真是不好意思!”单身汉一笑:“你天天演奏这么好的音乐给我听,我会是个不懂报酬的人吗?”于是,牧羊人仍然天天清晨吹他的号,单身汉天天干他的杯。
忽然有天早晨,那个放着酒瓶与酒杯的窗口关了。牧羊人想这单身汉可能有事进城了,还是照例吹他的号,那窗子就那样一天天地关着不再打开。牧羊人感觉到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或许碰到个艺术上的负心人,从此不带号角牧羊了;山坡下的居民问他为什么不吹号角?牧羊人答曰:“不给他音乐听!”
回望,回望前尘,谁不想念激情燃烧的那些往事,那些往事中的朋友呢?!作者是牧羊人,朋友是那个单身汉;也可以对调一下,朋友是那个牧羊人,作者是那个单身汉。
(原标题《回望商海前尘的样本》)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克 三审 周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