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在40岁生日的时候,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再度领受新使命。一年来,深圳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把建设先行示范区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牵引、总要求,未来的深圳,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最近,深圳2020年上半年“成绩单”出炉,地区生产总值12634.30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上半年生产总值正增长。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深圳新设立的外资企业近2000个,实际使用外资超过40亿美元,同比增长5%。深圳的活力与吸引力,可见一斑。
8月6日,世界500强企业戴尔科技集团在中国的首个全新项目落户深圳,专为小企业提供产品零售、解决方案等一站式体验,戴尔集团看中的是,深圳拥有超过200万家中小企业,占总企业量的99.6%。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 王利军:我们看好深圳公开透明、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圳市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投资规划,对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充满期待。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年来,深圳不断通过法治规范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今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又新近获讨论通过,要求从重从严处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此外,深圳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措施减少近三分之二,在制造、金融等22个行业领域取消了准入限制。
与此同时,政府服务也在不断优化。“深i企-精准服务企业”平台的推出,让企业有困难时,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职能部门。平台从3月份上线以来,已经处理企业诉求4735件,办结率也超过99%。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 吕哲: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深圳推出了“四个千亿”计划,为企业减负1000亿、支持民营企业发债1000亿、鼓励商业银行新增贷款规模1000亿、建立1000亿的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
一年来,深圳着力推动全产业全行业协同创新,用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全国首个国家级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户深圳,这里整合了行业上中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集聚了全行业顶尖力量对关键核心技术展开攻坚。不久前,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迎来了首个省级实验室,计划在5年内,建设150个科研团队,这将成为深圳汇聚国内外顶尖人才,提升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重大平台。
深圳市光明科学城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 刘胜:科学城的建设主要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大湾区产业发展的需要,解决一些“卡脖子”的问题来进行突破。
按照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要求,深圳全力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加快前行。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郭子平:我们全市上下一条心,以主阵地的作为加快国际化、市场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全力配合国家做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工作,以先行示范区的最高标准,全力推进各方面的工作。
编辑 许舜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