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镍都”破题高质量发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涛
2023-09-20 23:58
摘要

9月20日,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甘肃行走进金昌,记者参访团聚焦镍都,展示高质量发展的金昌实践。

甘肃省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是一座缘矿兴企、因企设市的金属之城。其拥有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硫化铜镍矿床——金川矿山,因盛产镍而被誉为“中国镍都”。9月20日,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甘肃行走进金昌,记者参访团聚焦镍都,展示高质量发展的金昌实践。

“聚焦特色优势,兴产业、聚集群,大力培育提升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2个千亿,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4个百亿产业集群,全面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2+4’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金昌市加快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记者了解到,具体实践中,该市把打造“2+4”现代化产业集群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抓手和“一号工程”,制定系统性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分产业链绘制产业链图谱,建立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两个清单”,实行产业链链长制、产业链专班制、链主企业制、项目清单制、精准招商制、专家咨询制、督查考核制等“七大机制”,协同推进产业链做强做优做大。

其中,依托金川集团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镍、铜、钴、稀贵金属、钛材料等5个细分产业链,着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打造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金川集团公司2万吨高精电子铜带一期、3.5万吨电镀用高端镍盐、5000吨钴盐溶液生产线扩能改造二期、德通国钛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金川集团公司40万吨智能铜电解、30万吨铜冶炼工艺技术等项目加快实施,产业链延伸加速、高端化趋势明显。

已有甘肃金车储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20GWh磷酸铁锂方形储能电池项目、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18650电池生产线等项目落户金昌,原材料及辅材本地供应率达到75%;羰基镍产品、电池用镍带材及核电用高温合金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率先在国内实现高端半导体芯片用超高纯镍钴铜材料的产业化和国产化。

同时,金昌市大力发展风光电、新能源装备、新能源电池等产业,积极实施“风光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着力打造“一基地两区一中心”(新能源千万千瓦级基地、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就地消纳示范区、河西走廊新能源调峰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供应基地。金川集团5000吨新能源电子材料铜箔、晶科10GW单晶切片等项目建成投产,金川集团3万吨电子铜箔、7万吨三元前驱体和金车储能2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汉星1亿Ah锂离子储能电池等项目加快建设,恩晖5GWh动力(储能)电池、鑫金源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鑫磊鑫1GW钙钛矿薄膜光伏组件等招引项目落地实施,新能源电池产业串点成线、扩链成网,原材料及辅材本地供应率达到75%,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而4个百亿产业集群中,已逐步实现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发展、化工循环产业链提档升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基本形成、高品质菜草畜产业链质效提升。

数据显示,去年金昌市“2+4”现代化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87.9亿元、同比增长47.4%,今年上半年达到691亿元、增长20.8%,年内料破1300亿元。

(图片由参访团拍摄)

(原标题《“中国镍都”破题高质量发展》)

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