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深圳需要一座顶尖的音乐学院”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2023-09-07 07:33
该文章被2个专题收录

9月4日,在202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新闻发布会上,音乐季组委会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叶小钢向大家介绍了本届音乐季的相关情况。据介绍,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周年,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以下简称音乐学院)成立两周年。当前,深圳正履行着建设“双区”的新时代历史使命,如何利用好城市优势,打造国际化的音乐人才培养基地,这是摆在叶小钢面前的必答题。对此,他心里已经渐渐有了答案。

熟悉叶小钢的人都知道,他几乎天天处于“空中飞人”状态,尤其是出任音乐学院院长之后,行程更是满满当当。发布会开始前,叶小钢挤出时间,接受了深圳特区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越是经济、科技发达的创新之城,越需要雄厚的文化实力。音乐学院的建设对深圳提高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居民文化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我可以很自豪地说,音乐学院在粤港澳大湾区是拔尖的。”

育人赋能

涵养城市文化

“一座城市要展现自己的发展活力,文化软实力就要与城市经济科技发展规模相匹配。从纽约、旧金山湾区,到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流的高校和一流的专业院校赋能文化成为当地核心竞争力。倘若没有上海音乐学院,近代沪宁杭的文化繁荣不会如此璀璨。”叶小钢表示,深圳肩负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新时代历史使命,需要一座顶尖的音乐学院,涵养城市文化的底蕴内涵。

城市文化多元性及丰富的文化意识形态为音乐教育带来发展空间。音乐学院是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规划建设的“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是一所国际化、创新型、世界一流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今天,我们汇聚在先行示范区,身处中西方教育模式交融中,肩负引领一派新音乐风貌与文化潮流。鉴于如此历史机缘,能否把音乐学院办好,取决于历史使命感。办好‘价值创新’的新型音乐学院,用办学实践回应时代需求,已是责任在肩。音乐学院得到深圳市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与爱护,借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校机制,让我们有机会为大学、为深圳、为大湾区、为中国做一点音乐大事。”叶小钢说。

创新理念

聚焦长远发展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让深圳成长为“创新之城”“创业之都”。也正是这种奋发向前的新鲜活力吸引了叶小钢。如何打造新型音乐学院,他一直把3个词挂在嘴边——“国际化、创新性、服务型”,并摸索出了更适合深圳音乐高等学府成长的“配方”。

“国际化”离不开“中国特色”。叶小钢认为,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水准、学生来源和就业均对标国际一流才是真正的国际化。目前,音乐学院拥有一支全球顶级的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等著名艺术家组成的师资队伍,外籍师资比例约为38%。英语、德语和意大利语等多语种教学也让学生更快熟悉国外文化。在叶小钢眼中,这种“国际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音乐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底蕴,弘扬传统音乐是让中国文化国际化的方式之一。中国文化要做好国际传播,就一定要把茶壶里的饺子倒出去,把中国文化传播开来。”

“创新性”离不开整合优势。“我们打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专业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与学术体系,以学科建设为主脉,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建设各具特色且彼此呼应的三大学科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撑学科群、领先学界的特色学科群、引领音乐文化市场的应用学科群。为此,我们不断整合大湾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立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做好‘大思政’和‘大通识’课程,培养学生思辨与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与批判性的独立思考能力、量化分析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这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前提。”叶小钢表示。

“服务型”离不开历史使命感。“服务型”办学方针是音乐学院率先提出的。叶小钢认为,“服务型”功能是现代大学为社会、文化、科学文明做贡献的重要表现。具体包括:为国家提供解决音乐文化发展难题的理论与实践方案,服务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从学术研究方面助力音乐产业发展,对接好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业态;用更高水平的音乐创作与表演践行满足人民群众对音乐文化的需求。

使命在肩

打造深圳名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仅成立两年,虽然年轻,但成绩斐然:学生数量可观、获奖众多,教师聘任质量不断攀升。今年将主办或承办“202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大湾区音乐季”“2023国际计算机音乐大会”等一系列国际盛会,明年力争拿下博士培养点。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如何续写音乐学院未来精彩篇章,叶小钢心中已经有了方向。

“从大方向来说,建好音乐学院,有助于优化深圳高等教育科类布局,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平衡发展,填补深圳市艺术类高校缺空的短板,实现广东省艺术类学位办学发展的新突破。从细节来看,音乐学院还需要不断完善。首先,要实现学院全制化,即扩充专业,变成一所专业门类完整的音乐学院。其次,音乐研究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现在只是刚刚起步。我还打算把学院图书馆建成大湾区音乐类藏书最丰富、专业类书籍最全面的图书馆。”

叶小钢更愿意称建院首批教授为“第一批创业者”,他们任职音乐学院,只为创造心中更高的梦想。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叶小钢看来,音乐学院的建设对深圳、广东、大湾区是个重要机会,机遇摆在所有人面前。

霭霭东风万里春,再鼓征帆起新航。“音乐学院要成为‘双一流’院校,成为深圳的名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责任与担当。首先是出思想——人文建设立论立言;其次是出作品——精湛艺术引领时代;出人才——致力文化强国建设;出模式——服务于国家战略;出效益——文化就是生产力,办学宗旨要清晰。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创作中华民族的音乐精神标识,用新的音乐语言增强中国文化辨识度,创作前无古人的音乐新形象,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同时,讲好中国故事,把新音乐艺术写进历史进程中。”叶小钢说。

(原标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叶小钢:“深圳需要一座顶尖的音乐学院”》)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