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曾兄
作者:潘之江
音频制作、技术处理:邬运河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录音时间:2023年8月22日
//
读一首诗,品一盏茶,寻一份静,走进曾兄靓声读书会,让我们一起分享阅读及朗读的心得体会。
秋高孤月夜空静
潘之江
进入处暑,秋风带走了暑气,送来了新凉。人人都贪恋这种秋日的凉爽。此时窗外的秋风吹过,已经带有凉意,让我不禁想起了远方的人和事。宋代诗人吕本有的诗说,“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这是一首游子写处暑的诗,很特别。走到哪里,都会勾起思乡的情绪。诗中说道,以前遇到处暑,庭院间有余凉,如今,来到这南国,也就是现在的广州、深圳,这些炎热的地方,并不是我的故乡。秋尚远,夜真长啊,这里还可以多住几天,可以欣赏到稻米飘香的丰收景象。
吕本有是宋代安徽寿州人,世称东莱先生,是诗人、词人。他一生创作的诗词量比较大,据后人统计,大约有一千二百多首,光《全宋词》中都收录他的27首词作品。
秋风秋雨,没有春雨的旖旎温柔,没有夏雨的酣畅淋漓,却有着它特有的典雅和柔情。在这个季节里,我愿意静静地坐在窗前,让思念随着风雨飘荡。或许有一天,我能够与思念的人再次相聚,与思念的家人团聚。那时,我相信,秋风秋雨将会成为一种温暖的记忆,而思念将会化作一种美好的相聚。
当然,对于离家的人来说,任何一个节令,都会勾起无限的思乡之情,特别是在秋天,无论多远的距离,多大的困难,秋风秋雨终究会在他们内心的牵引下,将他们重新连接回家乡的怀抱。那份思乡之情,让他们坚定了回家的决心,无论朝思暮想还是归心所向,每个人只有一个方向——家。
朗读者 曾若明

曾若明,汕头市人,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现受聘于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新歌剧院项目组)高级顾问。
作者 潘之江
潘之江,资深文化人,籍贯浙江绍兴,正高职称。早年在浙江工作,1993年调入深圳。近年主要从事昆曲艺术、读懂中国画、辨证看艺术、24节气习俗等专题的研究。
音乐制作人 邬运河
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