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启动可移动箱式周转型保租房研究课题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禾昆
2023-07-30 10:33
摘要

7月29日,深圳市住建局科技促进中心、龙华人才安居有限公司、中集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启动“可移动箱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化建筑”周转型保租房产品研究课题,并创新提出“青年驿居”计划。

7月29日,深圳市住建局科技促进中心、龙华人才安居有限公司、中集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启动“可移动箱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化建筑”周转型保租房产品研究课题,并创新提出“青年驿居”计划。该研究旨在发挥箱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化建筑快建、易建的技术优势,利用零散闲置用地提供更多快建型、周转型住房,以缓解目前保租房供需压力。

记者了解到,深圳保租房建设现在面临土地空间有限、保租房供应不足、职住不平衡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且保租房筹建主要通过永久性高层建筑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两个途径,但建设周期较长,难以满足新市民、新青年的短期迫切需求。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迅速提高保租房供给力度?可移动箱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化建筑周转型保租房产品研究课题组做出了大胆创新,即充分盘活和短期租用大量零散闲置用地,发挥模块化建造技术可移动、可分拆、可异地重组、全预制、可循环利用等优势,建设快建型、周转型保租房,为深圳市保租房筹建提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渠道、新增量。

“青年驿居”计划是在此基础上衍生而出的民生项目。作为主流保障性住房的补充,计划以新市民、青年人为目标客户群,快速、规模化建设6层左右、18平方米小户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大型机构、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等提供匹配的过渡性保租房产品。

据介绍,该模式具有“灵活便利、快速供应、需求契合、不增负担”四大突出优势。一方面,通过统筹利用大量现存的零散闲置土地,每100平方米占地即可建10套左右住房,能够做到灵活便利、“见缝插针”式用地。另一方面,标准模块采用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90%以上工作量可在工厂完成,现场仅需简单拼装即可快速完成项目建造,项目建设到拎包入住也只需3-6个月,可以有效保障保租房快速供应。

此外,所有建筑物均可移动、易分拆、可重组,最大限度不对原临时用地产生任何负担,且建筑物大量采用绿色建材和绿色设备设施,可减少现场垃圾,降低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达到绿色、低碳、环保的目标。

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任、课题总顾问岑岩表示,下一步,课题组拟在龙华区樟坑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绿化带空地处设置“青年驿居”可移动周转保租房展示中心,进一步征求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将在龙华区积极寻找政府、企事业用地资源,推动试点示范项目落地,不断完善项目建设方式、租赁政策、技术手段等内容。

(原标题《深圳龙华启动可移动箱式周转型保租房研究课题 》)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禾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