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系统纳入法律法规,上升为国家意志,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指示精神,龙岗区妇联积极落实区“八五”普法规划,切实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主体责任,开展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法治龙岗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一、坚持顶层谋划,增强普法工作力度,实现普法长效化
(一)妇儿普法有统筹部署。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区委工作大局统筹部署,区委常委会议每年专题听取妇联工作汇报,区委深改委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龙岗区妇女儿童人身权益保障工作机制的意见》。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并印发《龙岗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其中涉及普法维权的有建立妇女儿童维权关爱系统、建立儿童法律援助专业团队等9个主要指标以及完善反家庭暴力工作机制等20项策略措施。
(二)妇儿普法有组织保障。认真落实区委工作部署,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普法工作责任制,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推进全区妇联系统普法工作。
(三)妇儿普法有制度保障。联合区委政法委制定《深圳市龙岗区家庭暴力预防救助和应急处置工作指引》,联合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残联制定《深圳市龙岗区“关爱女童 护苗成长”保护女童人身权益三年行动方案》,与区法院签定《关于建立家事纠纷协调解决机制的备忘录》等制度,不断从机制上加强源头预防、联动处置、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关爱帮扶等各个方面部署推进普法维权工作。
(四)妇儿普法有责任清单。从“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基本职能出发,全面梳理普法内容,列明妇联系统普法责任清单,制定妇联系统年度普法工作方案和重点推进事项,将《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作为普法重点内容,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稳步推进和实施普法工作。
(五)妇儿普法有经费保障。将普法维权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加大对普法维权专项经费的投入,通过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寓普法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寓普法于业务工作培训,寓普法于每一宗妇女儿童维权案件处置,有力保障法治宣传教育、以案释法等工作有效开展。
二、坚持能力建设,提升普法工作精度,实现普法专业化
(一)强化自身建设,带头学法用法。区妇联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作为区妇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和主席办公会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三会一课”以会带学,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讲座、组织领导干部参加学法用法考试,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能力水平。
(二)强化履职素养,增强用法能力。制定《龙岗区妇联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指南》《龙岗区妇联组织受理家庭暴力求助工作指南(试行)》,编印《妇女儿童权益常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汇编》,增强妇干运用法律应对复杂、新型矛盾纠纷的能力;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开设家事调解技能营(初级班),以业务讲授、案例模拟、实操演练等形式,对案件处置答疑解惑、提供支持,提高维权干部法律意识和办案能力。
(三)建立法律顾问,促进依法决策。聘请专业律师团队担任法律顾问,善用律师专业的力量开展普法维权工作,提高普法专业化水平,实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履行职责,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三、坚持凝心聚力,拓展普法工作广度,实现普法多元化
(一)组织+服务,构建系统化普法体系。发挥妇联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优势,区妇联在本级和11个街道、111个社区、46个“四新”领域妇联组织,构建了“1+11+111+N”妇联组织普法网络。在信访维权中加大普法力度,开通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全区各级妇联组织累计接受来电来访6572宗,为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法律咨询、情感辅导、心理疏导、矛盾调解等服务,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二)阵地+活动,建成便捷化普法网络。依托站点推动普法服务,在全区建立婚调室29个、妇儿之家114个、社区家长学校111个、家教家风基地6个、心理咨询室42个、儿童友好基地73个、执委工作室65个,推动普法服务便捷化专业化开展,打通普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抓住“3·8”“6·1”“11·25”“12·4”等时间节点,深入社区、家庭、企业、学校开展法治宣传、心理健康、禁毒、防艾、反欺诈等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标语、派发宣传资料、提供义务咨询等方式将普法触角落到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推动普法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更好地促进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普法活动的实践格局。近年来,全区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万场,参与人数约40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约80万份。
(三)队伍+专业,构筑立体化普法模式。发挥执委中坚力量,全区三级妇联1895名执委发挥专长和影响力,在各自行业、领域做义务普法宣传员,彰显法治宣传“她力量”。组建专业人才队伍,建成一支由网格员、公安、妇联干部、心理咨询师、婚调员、社工组成的维权专业队伍,324名维权妇干、37名婚姻家庭专业社工、61名婚调师、61名巾帼志愿律师、22名心理咨询师,通过运用“社会工作+心理+法律”专业手法提供家庭关系调处、法律咨询、专业个案管理服务,打造可触及社区、家庭的普法宣传队伍。同时,加强“四库”建设,建设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服务的专家库、项目库、案例库、课程库,形成纠纷调解服务及权益保护的人才发展体系,提升普法维权工作水平。
(四)线上+线下,形成现代化宣教矩阵。
一是通过以案说法、开设巾帼送法直播间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宣传《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三年来共开展直播26期,受惠人数超3万人。
二是在龙岗广播电台开设“妇联有约”广播栏目,邀请民警、律师、心理咨询师等,针对妇女维权、亲子教育、安全出行、防拐防骗等问题,开展普法宣传,累计播放252期,同时设立“权威发布”,每天5次由妇联干部针对妇女维权、儿童安全、婚姻矛盾纠纷化解等热点问题发声。
三是制作反家暴、以案释法、心理健康科普等宣传视频,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同时,针对未成年人保护主题,联合区检察院制作《预防性侵害》《预防校园欺凌》《预防青少年犯罪》《预防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等宣传视频,被“学习强国”转发报道。
四、坚持创新形式,彰显普法工作温度,实现普法实效化
(一)把普法落实到维权服务全过程。在全市首批上线妇女儿童维权关爱系统,打造妇女儿童智慧维权先行示范样本,上线以来,全区各部门共处置家事情感纠纷个案8076宗。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和紧急敏感信息报告制度,加强重点人群排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完善“1+2+N”信访工作机制和维权案件“3+3”处置机制。1个案例获评“2020-2022年广东省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十大案例”,为全市唯一入选案例。全省唯一街道层级“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落地龙岗,为普法宣传工作提供平台。
(二)把普法落实到家庭教育全过程。
一是组建家庭教育“种子妈妈”队伍。在全市率先打造“种子妈妈”培养计划,为全区妇女干部、巾帼志愿者提供家庭教育、亲子绘本阅读、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关爱服务等专业技能培训68场,组建“种子妈妈”团队300人,下沉到社区参与各类家庭教育服务,打造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基层妇女儿童及家庭服务工作更加务实的“龙岗模式”。
二是举办“传承好家风 弘扬新风尚”龙岗区家庭家教家风展,围绕家庭、家教、家风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线上+线下巡展的形式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与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区委统战部、区关工委、区融媒集团联合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家风家教建设“传承家风文化·赋能家庭教育”深圳市第七期好家成长计家庭教育论坛等家庭教育系列普法活动,全面开启“依法带娃”模式。
(三)把普法落实到日常服务全过程。
率先探索打造“一站式”婚姻家庭指导服务项目,通过“百合交友计”“幸福领航计”“安心培优计”“爱巢守护计”“家风传承计”五个环环相扣、互为补充的子项目,为全区家庭提供各类服务600多场,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有效拓展婚姻家庭普法的广度、深度和精度,获评2022年度全国妇女工作改革创新“十佳案例”,是广东省唯一获评的基层案例。搭建由区巾帼志愿服务总队、11支街道巾帼志愿服务队、111支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及多支巾帼志愿专业服务队共136支,组成的“1+11+111+N”巾帼志愿服务体系,通过法律巾帼志愿服务队,面向全区妇女儿童家庭开展普法宣传、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心理关爱、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
(四)把普法落实到妇女儿童生活全过程。
一是在全市首创制定《基层妇女议事会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引(试行)》,通过“普法+议事”的形式,组织社区妇女针对妇女财产权益、妇女儿童人身权益突出问题等内容进行议事协商。截至2023年7月,全区妇女议事会培育妇女代表1380人,开展妇女议事会303场次,参与议事妇女近3000人次,讨论议题265个,实现社区妇女“沉浸式”学法。
二是在全市首创制定《龙岗区儿童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指南(试行)》,搭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儿童参与体系,共计成立儿童议事会124个,培育儿童议事员1939人,从儿童视角提出议题440个,促使儿童从被动普法到主动学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法治工作永无止境,区妇联将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普法工作,以普法工作“半边天”的责任担当,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重视普法的良好氛围,把法律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为法治龙岗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编辑 杨茜雅 一审 曾锐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