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论 | 新闻工作者提高新媒介素养的四个途径
2023-07-19 17:39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张露锋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数字化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路径日益失效,既有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被快速消解,对新闻工作者的个人能力及素养提出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本文从媒介素养的概念入手,分析媒介环境的变化给新闻工作者带来的影响,对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提升新闻工作者的新媒介素养给出建议。



【关键词】新媒介素养  新闻工作者  媒介环境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智能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和方式。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及新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发布具有灵活性和低门槛特性,且呈现出海量化、碎片化、传播速度快、可互动、信息获取途径多等特点。新闻生产的专业化门槛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

但新平台新技术在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发布、转载随意性增强,质量不确定性增加,呈现出同质化、低俗化倾向,假新闻泛滥、隐私受侵害、非理性情绪等媒介伦理问题增多。网友越来越只关注新闻是否能满足个人的情绪、信仰和偏好。

在如此巨大的冲击之下,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进行了积极的全方位探索与实践,加快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综合运用多种新媒介和终端,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形式 ,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新闻内容,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推向深入。新闻工作者作为既是信息生产者,也是信息接收者,工作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和新媒介素养显得尤为迫切。

一、从媒介素养到新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主)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利维斯(Frank Raymond Leavis)和丹尼斯·桑普森(Denys Thompson)在《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首次提出“媒介素养”概念。当时提出这一概念,旨在培养公众特别是鉴别能力尚不健全的青少年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判意识、对媒介负面功能的抵御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给出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之后,媒介素养概念开始传入中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在《关于媒介素养与新闻教育的网上对话》中谈到,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对传媒工作规范的链接以及职业精神。[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段京肃、杜骏飞在《媒介素养导论》一书中提出,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它包括了三个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

进入21世纪,传统的中心化、单一化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受到极大冲击和重构,对身处其中的新闻从业者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介素养”概念应运而生。2005年,美国新媒介联合会发布《全球性趋势:21世纪素养峰会报告》,其中将新媒介素养定义为:由听觉、视觉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能力,对这种力量的识别与使用能力,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能力,以及轻易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2]被誉为“21世纪的麦克卢汉”的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 在2006年出版的《面对参与式文化的挑战:21世纪的媒介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新媒介素养是青年人在新媒介环境下需要具备的一系列文化能力和社会技能,其中“新”字突出表现在强调从个人到社会参与的重要转变。这也是目前学界认可度最高的新媒介素养定义。

二、媒介环境变化对新闻工作者媒介素养的影响

在以往传统媒体环境中,新闻工作主要围绕文字、图片处理而展开,从业者多侧重修炼自身文字表达能力。而如今,传播内容丰富化、渠道多元化,以往传统的新闻工作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既有媒介素养遭遇新挑战。

1.传播话语权变化削弱新闻工作者对信息传播的掌控力

以往,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由新闻机构所掌控,新闻工作者掌握着信息的生产、发布和传播的全过程,传播结构是单向的,缺乏畅达的反馈交流机制。

但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新闻信息传播变得低门槛、即时性,传播主体可以是任何人,传播结构呈开放式,传播渠道多样、形式丰富、互动性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及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大大削弱了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对内容信息及传播渠道的垄断。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界限变得十分模糊,传播主体由新闻机构独家垄断变为新闻机构与网友共享,传播模式由单向性传播变为双向互动,甚至多向交叉互动。

2.传播形态变化颠覆新闻工作者原有采编流程

以前,新闻机构的新闻信息发布有着严格的采写、编辑、校对、印刷、出版等流程。而随着新媒介环境和技术不断变化,采编工作流程与网络深度融合,新闻工作者需要掌握更多网络化的操作技能和策划意识,要根据新闻内容及网民兴趣点,来决定是以文字形式还是图文形式,或者以视频、音频等多媒介相结合的形式来呈现。

现在,不少网民都喜欢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热点事件的观点,这意味着新闻工作者不但要撰写编辑稿件、传播新闻信息,还要及时反馈网友的评论和看法,及时预测网友的关注点,第一时间判断、整合网上第一手信息。加之各种自媒体频繁涌现,一定意义上也迫使新闻工作者改变既有工作流程和节奏。

3.自媒体无序发展冲击新闻传播伦理价值

近些年,基于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的自媒体应运而生,乘势而起。一个人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评论或是“真相”,都可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网络裂变传播。

但和专业的新闻机构相比,自媒体自由有余、专业性不够,在真实、客观、公正、中立等方面都欠缺保证。大多数网民并不具备相关的新闻专业知识,也无职业操守约束,有时为了赢得更多关注度、点击量,甚至经济利益,很多虚假的、猎奇的、带有倾向性的信息被生产、发布出来。同时,相当部分网民注重个人情感,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大量转发、评论被带节奏的新闻信息。这样一来,接收到此类信息的网友可能变得更加盲从和躁动,更加情绪化和极端化,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撕裂情绪。如“江西胡某宇失踪事件”,许多网友发布过度情绪化的言论博取眼球,严重扭曲了新闻事件真相,产生很严重的误导作用。诸如此类的事件,使得新闻传播伦理价值被不断消解,舆论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

4.智能算法大数据引发隐私及侵权乱象

一些互联网平台或媒体机构为应对竞争,出于增加点击率和流量的需要,通过智能算法推荐技术主动推荐用户关注过的相似新闻或劣质信息,尤其是推荐“博眼球”、打“擦边球”信息,其中掺杂低俗媚俗、色情暴力、真假难辨、缺乏深度、价值观导向错乱等信息。另外,在新闻内容推荐上,过度使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到大量用户行为数据,深入挖掘和分析,投用户之所好,影响了用户对于新闻信息的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信息茧房”效应,极易造成个体与社会的隔离,缺乏对当下社会真实情形的深刻认识和判断。

同时,新媒介环境下,新闻信息传播的草根性,往往导致不少不负责任、未经核实、过度抄袭他人的传播行为大行其道。揭人隐私、造谣中伤、人身攻击、戏谑恶搞等网络不端行为时有发生。许多新闻工作者偏重于新媒体技术提升,轻于新闻内容打磨及道德伦理监督,导致不少人职业操守模糊、社会责任感缺失,新闻失范行为多有发生。

三、网络环境下新闻工作者新媒介素养提升建议

在媒体融合不断加深的当下,新闻工作者补齐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媒介素养短板势在必行。

1.提高新闻价值判断及用户喜好洞察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网民可自由地获取、发布新闻信息,传播人员更加多元化,频繁进行角色的互换,导致网上各种信息数量多且繁杂。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从网上获得所需的各种信息,大大提高获取新闻素材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因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的绝对数量增加。这对新闻工作者的信息判断与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环境中,新闻工作者核心能力不再仅仅是采访编辑,而是要强化自身对信息的掌控力,具备强大的信息分析、判断、处理能力。在面对网上多源头、多角度、多片段的信息线索时,能进行搜集、重组再加工,具备删除冗杂、陈旧信息新闻源的整合能力。新闻工作者还要提升在合适的时机发布新闻的敏感度,既不盲目地抢新闻而闹出不必要的舆情,造成不良的影响,也不错过最佳报道时机,浪费新闻的价值。

因此,新闻工作者迫切需要增强自身素质和专业性,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时,能准确鉴别信息是否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全貌,同时,还要具备准确把握网民的个性化需求的能力,通过交互性、个性化等多形式的新闻信息运营建立起与用户的联系,提升用户体验,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

2.增强对新闻内容生产及媒体技术工具运用能力

如今,信息传播早已摆脱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单一形态,多媒介融合的传播方式已经深入日常新闻传播中。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策划与创新的能力。现如今,媒体要挖掘到独家新闻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同样的原始素材和来源,要在报道上实现与众不同、达到全网爆款的效果,就必须在策划角度及创新上下功夫,增加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来源,使新闻信息更加丰富多样,贴近受众,更具有信息价值,更加真实可靠,以独具特色的策划,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对新闻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整合,提高新闻信息的质量。

同时,作为全能型人才的新闻工作者,除具备优秀的选题策划及文字表达能力等基本素养外,还应紧跟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学习各种视频及平面制作软件的能力、掌握新媒体技术与工具运用能力、了解大数据技术与智能算法能力、画面色彩视觉鉴赏能力等新媒介技能,还应加强对外运营的意识,提高新闻内容转化及平台传播应用等综合素养。需要根据新闻内容属性、用户特征,结合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调性,进行内容形式、运营玩法上的创新。

3.提升政治敏锐度、鉴别力及舆情分析和引导能力

3月2日,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网民规模持续提升,网络接入环境更加多元。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现实背景下,网络舆论场显得格外嘈杂。网络上一些冲击主流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观点和言论,经由微信微博及短视频等平台反复转发、彼此印证、持续“刷屏”,加大了覆盖面和渗透性,吸引了大批不明事由的支持者和追随者,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的新闻报道中,进一步树立宏观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应对热点频出、众声喧哗的社会问题时,要坚守主流舆论阵地,及时发声,通过生产真实、客观、全面,且又符合传播规律的新闻产品,及时制止网络上的谣言、谎言和不当言论;应稳妥处理好公众情绪,保证新闻报道的政治正确性,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新闻工作者还需提高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能力,除了利用监测工具之外,还可通过搜索引擎、评论跟帖等传统渠道,利用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主动搜集和获取信息,拓宽信息搜集的广度,不断深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应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分析能力,针对网上热点问题和舆情重点,做好信息核查、风险研判和应对处置。进而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时效性强的特点,迅速在社会上形成主流价值观,以此强化自身的舆论主导地位。[3]

4.增强法律意识及版权风险防范能力

当前,许多新闻内容的生产,离不开“复制”“粘贴”网络零碎信息再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新闻工作者在使用他人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甚至软件、表情包或字体时,很有可能“无意识”地发生了侵权行为。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不断加强对传媒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并在采编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还要培养处理新闻传播活动纠纷的意识和能力,防止因为信息处理不当导致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侵权;同时,应强化法律意识,在采编发等环节,平衡新闻报道满足公众知情权与保护用户隐私权的关系,防止信息采集或者处理不当导致的侵权行为发生。[4]若侵权行为产生,要能够利用相关法律知识,对自身的法律责任有清晰准确的评估,提高处理新闻传播活动纠纷的能力。

新闻工作者还应提高维护版权的法律意识,增强主动运用版权监控等工具预防自有新闻内容被非法转载的能力;第一时间了解自有新闻内容的版权现状,减少和降低版权被侵害的风险,有效遏制抄袭、洗稿等现象的发生。

作者张露锋系深圳报业集团读特客户端总编辑助理、编辑部总监

参考文献

[1]陈力丹.关于媒介素养与新闻教育的网上对话[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New Media Consortium(2005),A Global Imperative: The Report of the 21st Century Literacy Summit [DB/OL].

www.nmc.org/publicatians/global-imperative.pdf.2013-03-22

[3]朱晓红.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与舆论引导[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4):122,124.

[4]袁媛.智能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新媒介素养研究[J].编辑学刊,2018,5:115-120.


实习编辑 吴昕圆  审读 李 诚   审核 刁瑜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