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下文简称“中海壳牌三期项目”)开工仪式在惠州大亚湾举行。
中海壳牌三期项目由中国海油和壳牌集团按50%的股比合资建设,总投资额约521亿元,包括1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及下游等共18套化工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拟建设的乙烯裂解装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裂解装置之一,项目还将建设世界级规模的聚烯烃装置和高端聚醚多元醇装置,并在亚洲及国内首次引进生产α烯烃、聚α烯烃、茂金属聚乙烯技术等新技术。
项目建成投产后,中海壳牌乙烯总产能将达到380万吨/年,每年可向市场提供1100多万吨石化产品,满足国内紧俏石化产品的需求,在产能提高的基础上推动石化区内的生态可持续性,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
据介绍,壳牌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的合作由来已久。两家企业在惠州深耕近20年,先后建成中海壳牌惠州乙烯一期、二期项目,中海油惠州石化一期、二期项目,中海油惠州石化单体炼油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两家企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前景极度看好,对广东、惠州的营商环境高度认可,决定进一步扩大投资、建设三期项目。
在中海壳牌一期、二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中国海油、壳牌集团再度携手共同投资建设三期项目,生产高附加值、高独特性、高市场竞争力的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α烯烃、低密度线性聚乙烯(mLLDPE)等产品,可以部分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对高性能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的市场需求,缓解国内高端聚烯烃产品供应结构性短缺问题。三期项目的落户建设,对深化我国对外开放与合作,优化调整石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大亚湾石化区可望跻身世界级石化区
惠州大亚湾石油化学工业区(以下简称“石化区”)规划面积32.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约23平方公里。2014年入选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全省唯一)。目前,石化区已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已落户企业65家,投资项目114宗,总投资3252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占比近90%。已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碳九等优势产业链。2022年,石化园区工业总产值2425亿元,增长28.1%。
未来五年,随着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二期)、中海壳牌惠州乙烯三期及一大批中下游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大亚湾石化区综合实力将迈入全球第一方阵。远期,将实现年炼油生产能力32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800万吨,芳烃生产能力500万吨,高质量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中海壳牌大事记
1991年1月,国务院批准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一期项目)立项;
2000年10月,合营合同签署,同年12月公司成立;
2006年1月,一期项目投产(乙烯产能80万吨/年);
2014年8月,中国海油和壳牌签订备忘录,以中海壳牌作为扩展合作实体,共同开发、拥有与运营惠炼二期化工项目(二期项目);
2018年4月,二期项目投产(乙烯产能120万吨/年);
2019年2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列入第二批国家重大外资项目;
2019年9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储备项目;
2020年5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在广州、北京、荷兰海牙三地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云签约”仪式;
2022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文批复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从国家储备类项目转为规划类项目;
2022年5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通过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
2023年3月,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在北京举行初步投资协议签约仪式。
(图片由大亚湾石化区管委会提供)
(原标题《总投资额521亿元! 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开工》)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董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