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重磅发布了《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研究报告》,宝安位居全国第二。记者了解到,2022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榜单中,宝安也位列第二,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赛迪创新百强区(2023)构建了“创新生态、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成果”4个一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R&D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等16个二级指标的城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区创新环境、服务、主体、成效等城区创新要素进行系统评估,开展了全面分析。
创新百强区评价结果显示,城区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创新百强区集聚了1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共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14家,是我国创新主体蓬勃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引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优化创新生态、探索突破性创新实践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宝安创新主体蓬勃发展
近年来,宝安坚持工业立区、制造业当家,工业基本盘更加牢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高第一区”“专精特新第一区”。
宝安是制造业大区,辖区内有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数据显示,当前宝安拥有国高企业不仅总量大,而且近10年来增速很快。2012年,宝安仅有402家、占深圳市14%的总量,到2017年总量达3030家,首次实现全国县区级第一,占深圳市总量的27%。与2012年相比,宝安区的国高企业数量增长16倍以上,尤其是从2017年起,宝安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年增加1000家左右,日均增长2.5家,为深圳市日均新增国高企业6.8家贡献了1/3的力量。据了解,2022年宝安国高企业达到7061家,连续六年全国区县级第一。
国高企业具有发展势头强、地均效益好、产业集聚度高的特点,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发展的底仓,是推动宝安区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落实深圳市“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核心驱动力。
数据显示,宝安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5家,全国区县第一;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0家,全省区县第一;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94家,深圳第一。
这些“第一”,勾勒出宝安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雁行矩阵”。近年来,宝安全力以赴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通过构建梯度培育体系、打造规模化的优质空间、实施专精特新企业“集群计划”等举措,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图片来源赛迪顾问官方公众号)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董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