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社 | 不合理低价游为何屡禁不止

李记
2023-02-27 08:32
摘要

这些不合理低价游多年来始终都是“过街老鼠”,舆论和民众一直在“穷追猛打”,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也是多次重拳出击

所谓的低价游只是噱头,承诺的服务不兑现,景点变成购物店……据2月26日《工人日报》报道,近年来,虽然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多次重拳打击不合理低价游,但此类现象仍屡禁不止。如今,随着旅游业回暖,苗头再显,如何规范治理引发关注。

通读报道不难发现,不少游客怨声载道的源头,指向的都是不合理低价游。499元6天5晚,398元7天6晚,甚至还有“0元游”,看似让人“占尽便宜”其实多暗藏陷阱。这些不合理低价游多年来始终都是“过街老鼠”,舆论和民众一直在“穷追猛打”,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也是多次重拳出击。但如今苗头再显,乱象频发,更让人触目惊心。

要想快刀斩乱麻,必须拿出霹雳手段。不合理低价游之所以屡禁不止,一方面是一些旅行社和导游受利益驱使不惜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合理低价游利益主体多、链条长,监管分散,难以全覆盖。既是如此,就要不怕地方形象在社会监督的聚光灯下“出洋相”。对那些敢于铤而走险的从业者需拿出霹雳手段,依法依规“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威慑一方,震慑一片”。穷尽一切办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想尽一切方法整肃本地旅游市场,应该也必须是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尽的职责。

拿出霹雳手段之外,还要下足绣花功夫。旅游消费升级、文旅行业发展蕴藏着广袤的内需蓝海。推动旅游产业链及服务升级,聚力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须摒弃“人山人海吃红利,圈山圈水收门票”的固有模式,不断“迭代升级”旅游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此,各级各地一众管理部门需多年如一日地下足绣花功夫。如此,才能在口碑效应之下,让旅游业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支撑。

对消费者而言,也要学会练就一双慧眼,自觉摒弃不合理低价游。要不然,“一趟旅游回来,买了一堆残次品,揣了一肚子气”,也实在是太糟心。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原标题《评论 | 不合理低价游为何屡禁不止》)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李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