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023年东莞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把文化强市建设作为总抓手,奋力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日下午,大岭山镇组织召开文艺创作规划论证会,邀请了房千、韩忠、胡磊、谭军波、谭志红、刘洪镇等来自全国的专家、艺术家对未来文艺创作进行把脉支招和谋篇布局。
创新打造“一红二源三香”文化品牌佳作不断
2023年东莞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今后要以“抓落实、抓项目、抓基层”推动“文化强市”破局开工落实,要牢牢扭住项目“这个牛鼻子”,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大岭山镇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快速反应,积极行动,对文艺创作项目进行提早规划,力争大岭山镇文艺精品再上新台阶,用具有精神高度和人文向度的文艺精品助力东莞全力建设文化强市。
论证会上,大岭山镇党委委员叶淑帆介绍了大岭山镇近年来的文化艺术发展情况及亮点成绩。据悉,长期以来,大岭山镇依托宝贵的特色文化遗产资源,创新打造“一红二源三香”文化品牌。尤其是以故事为媒,深入挖掘本土题材进行文艺创作,佳作不断,先后创作交响合唱《大岭山之歌》、广播连续剧《火凤凰》《女儿香》、广播剧《护旗》《柴房里传出的宣言》《只要祖国需要》等系列文艺作品。大岭山镇自2017年以来,先后有2部广播剧《火凤凰》及《只要祖国需要》获得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此外,大岭山镇还强化双“原”驱动(原创、原唱),推动多“箭”齐发(独唱、音乐组合、大岭山之歌合唱团、广播剧、纪录片、快板、朗诵等)的策略。
大岭山镇优异的文艺发展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赞许。大家认为,多年来大岭山镇文艺精品创作成绩为东莞城市赢得了美誉,值得其他镇街学习借鉴,文艺成果更应当大力加强宣传。关于未来文艺创作规划,专家们纷纷发言,建言献策。
国家一级作家、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房千说,大岭山镇七年中两次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非常不容易。房千根据大岭山镇的文艺人才和团体的条件和优势,建议围绕“英雄母亲”李淑桓的题材,创编一部民族歌剧或轻歌剧;大岭山之歌合唱团未来可以考虑在新的艺术门类上创编出更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国家一级演员、知名相声演员、原广东武警艺术团团长韩忠认为,大岭山镇的曲艺创作要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坚守文艺的品格和品位,作品中要“有人、有事、有情、有趣”,让百姓在欣赏曲艺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思想的回味。
东莞市文联主席团成员、文艺创作部主任,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党支部书记胡磊建议大岭山镇在文艺创作规划上,加强建立重大题材库、人才库、精品库、项目库,让大岭山成为市民群众的旅游打卡地和心灵归属地。
今后可以深挖红色、莞香等特色资源
国内知名媒体人、资深影评人谭军波说,大岭山镇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众多省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遗址,今后可以深挖红色、莞香、荔枝、荔枝柴烧鹅等特色资源,加大纪录片的拍摄制作。
《中国文化报》驻广东记者站站长谭志红建议大岭山镇对未来三至五年做一个中长期的文艺创作总体发展规划,在众多文艺门类中抓拳头产品,打造最突出的品牌项目。
文化和旅游部青联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镇就美术、书法创作方面的规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与会专家还就文艺创作的重点题材选题、作品品牌推广、衍生产品开发等诸多话题建言献策。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杨继春表示,将力争在未来几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有充分影响力的文艺作品,为进一步擦亮大岭山特色文化品牌,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增添更多绚丽色彩。
(原标题《助力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大岭山镇组织专家为文艺创作规划谋篇布局》)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