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日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简称龙岗管理局)在全市率先发布《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关于生态环境领域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紧扣国家“双碳”目标,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服务与监管并举,主动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从生态要素服务保障五个维度入手,明确了18条落实举措,推动助企纾困“有温度”、企业发展“加速跑”,为龙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制造业强区’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支撑。
谋发展求突破
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路人
作为深圳的工业大区、产业强区,龙岗是深圳制造业的“基本盘”,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深嵌全球,但短板也不容忽视,在土地空间有限前提下,如何提升城区发展能级,也是龙岗一直在探索的改革命题。
近年来,秉承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理念的龙岗,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尤其进入“十四五”时期,正孜孜以求探索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龙岗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对于生态环境部门而言,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大局,为龙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制造业强区’营商环境”这一目标提供生态支撑和服务?龙岗管理局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找准发展方向定位,加强系统谋划,聚焦企业“痛点”“难点”“堵点”,出台《若干措施》,主动做好生态环境系统以高水平保护、高效益保障,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探路人。
《若干措施》结合龙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充分衔接国家、省、市最新要求并借鉴地方政策制定实施经验做法,从科学简政放权、环境基层监管、高效服务赋能企业发展、打造“双碳”引领示范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五个维度入手,明确了18条落实举措,梳理出近期和远期重大产业项目、改革项目、任务落地等“时间表”和“路线图”,努力推动龙岗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以生态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并非易事,是一项系统工程。为避免单兵突破式改革容易产生的“碎片化”问题,《若干措施》坚持顶层设计、系统集成、协同推进,从“点”到“线”、由“线”及“面”,助力举措落地后能系统化建设、项目化运作、常态化开展,推动形成横向能拓展、纵向能深入的工作合力。
有观察人士表示,这些举措精准发力,有的放矢,既从现实生态环境出发,又从企业需求出发,让企业对龙岗、对未来更有信心,是龙岗管理局勇于剖析短板、直面现实问题,系统谋划的积极应对之策,真正体现了助企纾困“有温度”,让企业发展“加速度”。
强化生态要素服务保障
举措助力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多赢”
“这是继去年出台‘绿色撑企20条’后,连续第二年全市率先出台助企惠企政策,措施继续‘加码’,强化生态要素服务保障,助力龙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龙岗管理局局长洪晓群表示,该局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创新发展中守护好生态高颜值、促进发展高质量、服务民生高品质,为龙岗打造环境优美、绿色低碳的工业大区生态文明建设标杆夯实绿色根基。
据介绍,与以往出台生态环境政策相比,本次《若干措施》特点显著,即围绕一个“一个主线”、紧扣“两个聚焦”、坚持“三个强化”,提出了系列激发企业绿色活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措施。
其中,“一个主线”指以优质生态环境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两个聚焦”分别为聚焦精准服务企业需求、聚焦持续增强服务效能;“三个强化”是指强化生态环境服务效能、强化环境准入“闸门”、强化绿色低碳引领作用。
在上述优势加持下,不少创新举措亮点纷呈。如简化办理流程,优化审批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题中之义。以往审批程序,建设项目须在取得环评批复之后,才能够申报排污许可证。现在龙岗管理局加强对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有效衔接的探索,按照审批职责分工实施“并联审批”,对项目环评报告进行审批的同时,指导其同步填报排污许可申请,确保项目在取得环评批复后即领到了排污许可证,加速重大项目落地。
又如,随着龙岗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面临用地需求“马上要”和土壤调查“后启动”的矛盾较为突出,龙岗管理局全市首创探索区域性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模式,给予推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单位从“地块”扩大至“区域”的政策扶持,从用地规划源头提前介入土壤调查工作,加快土壤流转利用速度,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大片区统筹提供坚实支撑。
再者,抓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契机,扩宽社会多元参与渠道,吸引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共建共治共享。
此外,开通局长信箱、领导主动对接、主动上门、主动服务,精细化服务企业;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环保合规建设,推动企业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从“盆景”向“风景”转变;扩大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助力企业“拎包入住”,豁免办理环评手续;持续强化生态环保产业金融扶持,支持更多有资金需求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和生态环保产业项目加快融资等。
上述一项项创新举措展现的新气象,正是龙岗管理局转变观念,用改革创新来开题破路,助力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多赢”的体现。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加快《若干措施》落地实施,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如期完成。
紧扣国家“双碳”目标
推动园区和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这为龙岗高质量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指明了方向。
龙岗区七届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紧扣这一战略目标,龙岗管理局在《若干措施》中明确了“双碳”发展的促进和保障措施,提出将以打造碳排放管理工作体系、打通低碳“监管—帮扶”双向循环通道、加快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进度为抓手,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生态环保支撑。
其中,龙岗探索将“碳达峰、碳中和”理念融入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设计环节,探索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碳排放管理指标体系,将碳排放管理要求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制定全区企业低碳发展帮扶方案,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降碳方案”,打通企业减污降碳与合规化建设的联通路径。建设企业“碳账户-碳账本-碳评级”管理体系,刻画企业全景“碳画像”,以碳排放量为核心追踪产品“碳足迹”、建立产品“碳标签”,助力企业低碳产品出口竞争,提升企业国际低碳竞争力。此外,为企业争取降碳补贴资金,降低企业减污降碳前期资金投入压力等。
除上述行之有效的举措外,《若干措施》还提出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以红花岭片区为试点,通过采取EOD模式(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探索新时期矿坑生态修复与综合利用新模式、“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路径。
具体而言,就是以采石场矿坑为特色空间载体,从生态修复、主题塑造、都市文旅等维度出发,积极争取生态环保金融等政策工具支持,近期将之打造集都市娱乐、生态休闲、碳中和功能、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大湾区新型低碳文旅示范区;
远期则结合“清林绿谷”打造、国际低碳城建设,通过生态修复、导入绿色低碳产业,形成以“龙西河-红花岭公园-采石场群-填埋场-清林湖碧道”为主线的生态资源链,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科研智造融合发展新高地,让红花岭片区成为北深圳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轴线上的“生态宝石+形象窗口”。
在以打造低碳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为牵引的基础上,《若干措施》对眼镜、家具、黄金珠宝等优势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和绿色技术转移转化给予政策倾斜,推动推动园区和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小聚
00:55
“暖医宝安 宝安中医药养生游园会(秋收篇)暨传统养生功法进万家”活动举行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9月29日,“暖医宝安 宝安中医药养生游园会(秋收篇)暨传统养生功法进万家”活动在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市民广场举行, 该系列活动是宝安区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的文化品牌,也是2025年宝安区卫生健康10大便民行动之一,以“岐黄有术 健康有我”为核心理念,以“时令养生”为主题,将专业的中医药知识转化为可玩、可学、可带走的趣味体验。#读特小记者#
库坑社区“家园共建 友邻有爱”亲邻共治项目圆满落幕, 居民共享暖心服务 (通讯员:刘子达)近日,库坑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家园共建 友邻有爱”— 亲邻共治实践项目顺利完成全部活动。项目聚焦 “住有宜居”,通过 12 场特色活动,直接服务社区居民 248 人次,有效拉近邻里距离,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项目围绕居民实际需求设计四大核心内容:志愿者培训拓展活动组建起社区志愿队伍,通过专业培训,为社区服务注入新力量;志愿者应急急救培训教授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实用技能,提升社区应急保障能力;10 场 “邻相聚,趣味浓” 微课堂覆盖全年龄段,青少年手工、亲子绘本共读、长者健康讲座、端午包粽、中秋做月饼等活动,让不同群体在互动中增进感情;社区日常服务则持续收集民意、宣传政策,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居民纷纷表示,活动不仅丰富了生活,更让大家从 “陌生人” 变成 “邻里友”。下一步,库坑社区将总结项目经验,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推动更多惠民项目落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新格局。
梅林街道翰岭社区成功举办民族团结中秋邻里节 9月27日,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翰岭社区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由梅林街道指导,翰岭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的民生微实事项目—"石榴抱月圆 翰岭融情暖"民族团结中秋邻里节活动在这里温情上演。作为梅林街道百千万工程——籽籽同心·幸福翰岭系列活动的一环,活动通过文艺展演、文化体验、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中秋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伊始,主持人介绍完活动情况与到场领导后,翰岭社区第一书记肖秋成发表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始。 活动在社区老年协会带来的欢腾热烈的腰鼓表演中正式开始,铿锵的鼓点敲出了各族儿女对祖国的深情祝福。随后,新疆舞《绽放》将民族团结之花的绽放舞出别样风采;电吹管与葫芦丝合奏的红歌联奏,以悠扬的旋律唤起红色记忆,展现各族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一首儿童合唱唱出祖国未来花朵们蓬勃向上的精气神;交谊舞《北风吹》与典雅端庄的羌族民族服饰走秀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感人至深的诗朗诵《翰岭邻里情》表演后,一首大合唱《共和国之恋》为演出完美收尾。八个各具特色的节目,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团结理念与社区各族人民的家族国情怀。 活动现场设置的民族文化体验区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参与,大人小孩一起动手制作民族侗鼓和中秋灯笼,在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乐趣的同时,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看着自己制作的作品,收获感满满。 互动游戏区更是人气爆棚,民民们纷纷在“民族团结宣言墙”上留下自己的“宣言”,投壶和月饼套圈等互动游戏区也欢声笑语不断。居民们通过趣味游戏不仅收获了欢乐,更增进了邻里情谊。活动中,不同民族的居民携手参与游戏,互相加油鼓劲,生动展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此次活动是社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传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