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一查竟是淋巴癌?深大总医院新型CAR-T细胞治疗给患者带来新希望
深圳特区报讯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王立新 王苏琦
2023-02-14 17:4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侵袭性淋巴瘤,恶性程度很高,病程进展迅速,如不积极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王先生(化名)淋巴癌扩散全身,在深圳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进行新型CAR-T细胞治疗。截至目前,王先生身体状况良好,完全缓解期已经超过了14个月。

肚子疼一查竟是淋巴癌 反复化疗“看不到盼头”  

2020年3月,王先生突然肚子疼,当时以为是肠道不舒服,也没有看医生。但之后2个多月一直反复出现右下侧腹痛,于是去当地医院,做了腹部CT检查,提示结肠异常以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大。医生建议做肠镜+活检来明确诊断,取病理活检后,明确诊断为“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一种恶性肿瘤,也就是俗称的淋巴癌。进一步检查PET-CT显示:全身多发多部位结节状高代谢病灶,其中最大的为4.3*4.1*4.5cm。

恶性、已出现扩散……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如晴天霹雳。王先生在家人支持下,先后接受了4个疗程R-CHOP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复查PET-CT,治疗效果为部分缓解。

但是,在后续的化疗中,王先生出现了肠梗阻、肠穿孔、急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胃肠外科医生联合主治医师制定手术方案,做了结肠切除+引流术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肠道症状得以控制。

再复查PET-CT,发现肿瘤病灶增多、增大,为了更有效地清除肿瘤细胞,医生调整了强化化疗方案,并推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两个化疗疗程后,王先生本打算放手一搏接受移植,却被告知经过评估,肿瘤负荷较重、不适合移植。

经过一次又一次打击,身心遭受巨大痛苦,病情反而越来越重,王先生的身体每况愈下,腰大肌、竖脊肌等多部位出现肿瘤浸润,体内出现新增多发片块状高代谢病灶,癌灶范围较前明显增大。因为体内的多处肿瘤,王先生一直周身疼痛,无法躺平睡觉,还常常因为疼痛睡不着。

CAR-T治疗后“完全缓解”超过一年  

王先生感到非常绝望,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日复一日的煎熬中,家人打听到,深圳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于力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CD19/CD20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是专门为B细胞淋巴瘤常规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患者提供的新型有效CAR-T治疗手段。

绝境中的最后一丝光亮。王先生和家属考虑后,愿意加入该临床研究。在治疗前,做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专家会诊提示CD19和CD20阳性,这也为CAR-T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精准的靶点,此外,于力教授组织专家为病人进行详细全面的体格检查,并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CAR-T治疗方案。

2021年7月23日,王先生在深圳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层流病房内接受了CD19/20 CAR-T细胞回输,回输过程顺利,回输后密切观察,输注后的不良反应在严格对症支持治疗后得以控制,没有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不到三个月,10月10日,复查PET-CT,综合评估疗效已达完全缓解,身体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治疗非常成功。

在后续随访中,王先生定期复查CT或MRI或PET-CT检查,均提示完全缓解状态,截至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完全缓解期已经超过了14个月。

目前,参与深大总医院血液肿瘤科“CD19/CD20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的患者中,90%初期达到完全缓解,所有患者都可以看到外周血CAR-T细胞明显扩增,同时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整体安全有效。

在部分患者的长期回访中发现,输注的患者自体CAR-T细胞在460天后仍然可以检测到长期存在并保持活力的CAR-T细胞,理论上能长效遏制肿瘤的复发。

(原标题《男子淋巴癌扩散全身 深大总医院新型CAR-T细胞治疗给患者带来新希望》)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讯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王立新 王苏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