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深圳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幕。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副主委杨浩勃建议,加快建设“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优质特色示范点”(以下简称国际交流合作示范点),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深圳市对外交往方面的联系、辐射、带动作用,为深圳市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做出贡献。
杨浩勃建议加强对国际交流合作示范点的顶层设计,制定国际交流合作示范点评定标准,并据此遴选出一批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能集中展现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城市国际化形象、人文自然风情等特质,能承载对外交流合作任务的单位、机构、企业等,由市委外办正式命名和授牌。
加强领域创新,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示范点对外交往范围。国际交流合作示范点的认定范围不仅要关注经济、科技等领域,也要关注教育、医疗、安全、环境治理、文化旅游等民生领域。此外,国际交流合作示范点要调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组织、智库、企业和广大民众参与到各类民间外交活动中,培育一批致力于推动多领域民间交往的“民间外交骨干”。
杨浩勃认为,腰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示范点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加强品牌打造,在政策扶持、信息服务、外事渠道、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各示范点扎实开展品牌建设,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助力各示范点自身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杨浩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优质特色示范点建设》)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王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