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比中光黄源浩:努力走在全球3D视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前沿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02-10 18:53
摘要

2月12日晚9:10,广东卫视纪录片式高端访谈节目《邓璐时间》第四季“对话未来”将播出第八期,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黄源浩将做客节目。

行走在餐厅里的送餐机器人,科技感十足的无人驾驶汽车,识别刷脸支付的手机镜头,它们都需要一双灵敏的“眼睛”,而这双“眼睛”依赖于3D视觉感知技术的突破创新。

处在行业领先地位的奥比中光,是全球少数几家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百万级面阵3D视觉传感器量产的企业,在广东省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契机下,为产业智能化升级赋能,奔向发展新蓝海。

2月12日晚9:10,广东卫视纪录片式高端访谈节目《邓璐时间》第四季“对话未来”将播出第八期,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黄源浩将做客节目。

海外求学,十年“西游”

奥比中光的办公室和会议室,都各有个性鲜明的名字,比如“五指山”“火焰山”“芭蕉洞”“东土大唐”……黄源浩喜欢《西游记》,最爱里面的唐僧,他身上也有着像唐僧一样执着追求的精神,在3D视觉感知这条“西天取经”路上曲折前行。

海外求学,十年“西游”。黄源浩在北大毕业后,先后到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再游学于加拿大、美国等地的7个研究院所,成为国际最年轻的光学测量领域专家之一。

接触到领域里最顶尖的科技人才,了解到行业内最前沿的发展信息,但他却决定从“山顶”转身,从学术走向产业。节目中,黄源浩将谈及这段“西游记”如何帮助他建立起创业的信心。

克服八十一难,取芯片“真经”

创业初期,客户质疑小企业实力,奥比中光就要用产品质量来回答。抱着使命必达的态度,力求交付好的产品,黄源浩甚至带领团队吃住在工厂。

当年,当传感器最核心的芯片还没做出来,资金链就面临断裂风险。当“烧钱”的压力袭来,他如何在险境寻求创新的生机?紧跟在苹果公司身后,奥比中光制作出全球第二个量产的手机3D结构光模组,前后时间只相差了8个月。黄源浩坦言自己不去做容易做的事,产品的质量就是面子!从实验室到市场,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节目中,黄源浩将讲述奥比中光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瞄准行业前景,“取经”仍在继续

技术跟行业结合,做出产品;根据反馈迭代,成为品牌;把控投入产出比例,获得盈利。黄源浩不认为自己是个“科技狂人”,因为奥比中光需要闯过上述关卡,最终实现产业化落地,面向市场。

正是看中了机器人行业的风口以及对3D视觉传感器的大量需求,黄源浩不仅希望奥比中光成为行业中的“全球领先”,更希望将智能化升级产业链聚集到大湾区,同时向世界证明中国光学的实力。

“研发全球最好的AI 3D产品,让每一个智能终端拥有超越人类的视觉”,在广东省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下,黄源浩和奥比中光也需要在不断向前延伸的“取经”路上,继续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以人工智能为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广东卫视供图)

(原标题《奥比中光黄源浩:努力走在全球3D视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前沿》)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张必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