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橙、苹果、腊肉、新米、榛蘑、柴鸡蛋……春节来临,各地特色农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得红红火火。蕴含着浓浓乡情的农产品,是农民增收的希望,也是千家万户餐桌的幸福。
来自乡野田间的“土特产”,让老百姓倍感亲切,也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的殷切期望。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
“重中之重”,可见分量。乡村产业振兴,“土特产”是一篇大文章。
看似普通的“土特产”,一头连着脱贫增收、乡村振兴,一头连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在脱贫攻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今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特色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地方考察时,经常调研当地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并且作出具体指导。以在海南考察调研为例:
一枝花。2013年4月9日,在海南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园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经营玫瑰花、示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做法表示肯定,强调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味药。2018年4月13日,在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看到当地村子依托石斛这种药材增收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在火山岩上发展互联网种植的明星村,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一叶茶。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前往海南考察。在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了解到当地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资源发展茶叶产业,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
做好“土特产”文章,有三个关键字:“土”,充分依托和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特”,找准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擦亮金字招牌;“产”,努力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不仅在海南,从山东的牡丹到赣南的茶油,从江苏的草莓到内蒙古的马铃薯,从新疆的苹果到宁夏的葡萄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身影常常出现在大棚里、田埂上、果树间、农舍前,细察深问百姓生产、收入情况,并多次在重要会议上为产业振兴指明方向。
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总书记提到那年在陕西秦岭山区一个村看到,山沟沟里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在山西大同也看到,围绕小黄花建成大基地,成了当地带动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但是,从全国面上看,乡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都还比较低,一些地方产业同质化比较突出。”总书记深刻指出,要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指出,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明确部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当前,各地正加快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不断提档升级,不少地方已把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特色资源,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全链条升级……这就是乡村特色产业的振兴路径,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人们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实现方式。
(原标题《第一观察 | 做好“土特产”文章,总书记格外重视》)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桂桐 三审 刘一平
读特热榜
1“橙马甲”上岗华强北街头,全力推进国际化无界街区建设
2深圳台风蓝色预警信号生效中!今日中午起风雨渐趋明显|滚动更新
3比亚迪发布新一代储能产品“浩瀚”,14.5兆瓦时最小单元容量问鼎全球之最
4香港警方:黄金盗窃案已有11人被捕 失窃黄金全数追回
5能源顶流亮相深圳,速度码住这份攻略~
6深圳启动防台风“关注级”应急响应,全市渔船均已回港避风,网箱养殖人员均已上岸避险
7在大麦网购买到赠票?投诉数月终获回应:系工作人员操作失误 | 有料
8“冲向零碳”新能源重卡大型运行实景展示项目在深圳启动
9读特热评 | 以镜头直面民族之痛,《731》让沉默的历史振聋发聩
10蜜雪冰城柠檬水断货?深圳部分门店回应“缺货”:总部没柠檬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