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月6日下午举行的汕头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前汕头每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但社区仍存在大量感染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维持一段时间的高位平台期。考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频繁,汕头市的疫情(特别是农村地区)可能存在波动,防重症的任务仍然繁重。
据汕头市卫生健康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新政策后,防控措施也随之发生调整变化,工作重心主要由防感染转变为“保健康、防重症”。为平稳度峰,汕头市卫健部门通过完善发热诊疗服务网络、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储备、做好药物储备、开展线上诊疗和便民服务、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等举措加强医疗资源储备,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医疗救治能力建设。
上述负责人称,目前汕头市的发热门诊(诊室)已由原来的56家增至106家;在全市符合条件的卫生站(室)、门诊部和个体诊所建设1200多个“发热诊疗服务站”;累计开放床位21764张。
此外,汕头通过与本地药品生产企业达成药物保供协议,储备有一定数量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烧、止咳药物,并优先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近期,汕头市卫健局还会同汕头市政数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发了“汕头发热诊疗服务”微信小程序,开展线上诊疗和便民服务。上述程序自2022年12月28日上线以来,访问量达到30.88万人次,已有3600名市民通过小程序预约购药。
农村地区地域广、人口多,医疗条件比不上城市,当前又面临春节返乡人员增多情况,如何做好农村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等特殊人群的保障工作至关重要。对此,汕头市农业农村局的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汕头市防控办为此专门出台了《汕头市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汕头市委农办也发出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提醒返乡群众主动防控,指导村居提早防控、做足基层健康服务。
“当前正处于新冠和冬春流感的高发期,医疗机构承受巨大的诊疗压力,一线医务人员近期均处于加班加点、连轴工作状态,许多人放弃休息、带病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各种困难,夜以继日奋战在医疗救治一线,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汕头市卫健局的相关负责人呼吁,全社会一起关心关爱这支队伍,大家在就医过程中,能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
(原标题《汕头:疫情已到达峰值,新增感染人数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张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