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法院发布司法诚信工作指引和惩戒不诚信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燕 张智伟
2023-01-05 21:34
摘要

1月5日下午,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与深圳市律师协会前海合作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共建司法诚信治理体系”主题活动。

1月5日下午,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与深圳市律师协会前海合作区律师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共建司法诚信治理体系”主题活动。活动中,前海法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司法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司法诚信工作指引》)和“依法惩戒不诚信诉讼行为十大典型案例”,为前海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签署倡议书。

打造全流程司法诚信治理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前海方案》明确提出,要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的诚信建设。为落实《前海方案》要求,前海法院着力推进全流程司法诚信治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制度转化工作。

据前海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友彬介绍,《司法诚信工作指引》分为10个部分,共计39条,覆盖了立案、送达、调解、答辩、举证、证人与专家出庭、执行等民商事诉讼全过程。该指引在全面总结前海法院推进司法诚信建设实践成效的基础上,吸收借鉴港澳地区诚信诉讼机制建设的经验,形成了全面化、体系化的制度规则,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指引,为粤港澳民商事诉讼规则衔接探索路径,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新示范”。

一直以来,前海法院致力建立健全诚信诉讼制度体系,先后创新推进律师费转付、诚信企业司法激励等机制。其中,律师费转付机制在全国政协提案答复中获得最高人民法院肯定;判决败诉方承担胜诉方30万元律师费用一案,获得2018年度“全国法院年度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初步形成了具有前海特色的司法诚信体系工作机制。

一被告多次虚假陈述被顶格处罚10万元

在名某公司诉温某权公司证照返还纠纷案中,被告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多次进行虚假陈述,影响案件诉讼进程,法院对其处以罚款10万元的顶格处罚。

这是前海法院“依法惩戒不诚信诉讼行为十大典型案例”中的一个案例。除了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对诚信诉讼行为的指引,前海法院还注重在实践中依法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虚假陈述等不诚信诉讼行为进行惩戒,提升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据前海法院法官余长勇介绍,十大典型案例具有三大特点,从诉讼环节来看,案件当事人的不诚信行为发生在送达、举证、庭审等不同诉讼阶段,已经从单一某个案件审理环节,向调解、二审等各个诉讼环节延伸。从行为类型来看,依法惩戒不诚信行为典型案例涵盖滥用诉讼权利、虚假陈述、逾期举证、证据“突袭”、滥用在线诉讼权利等不同类型的不诚信诉讼行为,其中逾期举证、举证不规范占比较大。从处理结果来看,针对当事人不诚信诉讼行为的具体表现、危害程度,前海法院主要采用了承担案件诉讼费用、承担对方律师费用、罚款等几种惩戒方式,其中承担案件诉讼费用占比50%。

此外,主题活动中,前海法院与深圳市律师协会前海合作区律师工作委员会签署《共建司法诚信治理体系倡议书》,向在前海执业的律师发出倡议,在诉讼活动中恪守诚实信用原则等,从源头上防控不诚信诉讼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诉讼秩序。

“这是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创新举措,有利于深圳打造诚信诉讼高地。”深圳市律协前海律工委副主任、参政委秘书长何栋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前海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卞飞表示,共倡共建大湾区司法诚信治理体系,有利于前海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同时助力打造司法净土,为广大律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不断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助推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建设走深走实。

(前海法院供图)

(原标题《共建大湾区诚信诉讼高地   前海法院发布司法诚信工作指引和惩戒不诚信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张必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燕 张智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