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仅用时8分钟,一颗“跳动”的心脏就完成检疫通关及深港交接,从深圳湾口岸出境直奔香港。此时,香港4个月大的患儿芷希家属正焦急等待心脏移植手术。出生只有41天的小芷希一出生就被医院确诊为心脏衰竭,生命危殆,这颗移植心脏是小芷希延续生命的唯一方法。在深港两地的全心守护下,这场两地首例“生命接力”顺利完成。
一次争分夺秒的紧急任务
时针拨到12月15日21时45分,深圳海关在收到保障出境移植心脏快速检疫通关的紧急任务后,迅速部署起来,连夜成立专项工作组,在海关总署的指导下,提前制定移植心脏口岸出境全流程保障方案,优化卫生检疫审批、检疫查验、通关衔接等各环节保障措施,模拟出境检疫通关流程,确保海关通关环节快速顺畅;密切联系深圳市卫健委等相关单位,明确检疫审批的申请单位,明确120急救车辆和随车人员信息,确保对接快速有序,主动对接心脏移植医院,指导提前准备检疫审批资料和系统注册。
据悉,移植心脏置于低温器官保存液中的冷缺血安全时间仅有4个小时,转运时间压缩一秒,离体心脏的黄金时间就延长一秒,手术成功几率就提高一分。心脏等人体器官属于海关监管的特殊物品,深港两地对人体器官都有不同的审批监管要求。
为接好这趟生命的接力棒,深圳海关“手把手”指导承接器官移植出境的医院提前准备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资料,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医院逐项录入申请材料,依法快速办理审批。自医院提交审批申请到深圳海关所属福中海关完成审批,检疫审批时间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为7分钟。
一条畅通无阻的生命通道
为确保对移植心脏实施“即到即查,即查即放”,深圳海关在深圳湾口岸开辟专属“生命通道”,提前做好现场人力物资保障,同时协调对接口岸其他单位,确保各节点通关顺畅,开展通关时间节点模拟倒排,确认流程、时间、各岗位人员,一切就绪,静待“心”来。
12月16日19时07分,载运内地捐赠心脏的120救护车抵达深圳湾海关客运出境车道。顶着寒风冷雨的吹打,现场当值海关关员迅速验核通关单证和车辆信息,随着对讲机里“验核完毕,请通行”的响亮话语,救护车没有丝毫耽搁,驶进了预先准备好的专用通道。
19时08分,救护车通过海关通道完成了快速检疫通关。
19时15分,在深港分界线与港方完成心脏交接,检疫通关和交接时间由初定的30分钟压缩至8分钟。
向着救护车前进的方向,当班的深圳湾海关旅检十五科副科长张军娜和现场值守关员庄重敬礼,“很庆幸能够参与到这个特殊的工作任务中来,一次生命的延续,我们共同接力。”“海关守护着国家的对外贸易通道,更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他们深有感触地说道。
完成交接后现场值守的深圳湾海关关员庄重敬礼。
一个深港血脉相融的奇迹
据悉,12月17日凌晨1时,芷希小朋友的心脏移植手术顺利完成,从手术室转入儿科ICU。截至目前,芷希已不需要体外循环支持。至此,内地与香港近24个部门在24小时内紧急通力合作圆满完成。
当天,香港特首李家超在社交媒体上评论:“这次成功非常难得,全赖内地和香港相关部门通宵达旦处理,坚持生命至上才能克服众多挑战,这象征内地与香港一次重大医学成就,反映人性的光辉和大爱今次成功”“即使两地各有审批程序,但都依法加速处理。”他对各部门单位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并逐一感谢海关总署等有关单位。
这是一次生命的延续,更是实现了首例内地与香港之间紧急医疗救助人体器官共享的历史性突破。深圳海关开辟“生命通道”,开展生命接力,与时间赛跑保障快速完成检疫通关,顺利完成了这一特殊的任务,为深港两地跨境器官移植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关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固化深港联络配合机制,持续优化检疫审批及通关手续,扎实做好深港间人道主义移植器官出入境检疫通关保障,为深港两地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原标题《仅用8分钟,一颗“跳动”的心脏完成深港交接》)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