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疫”中,我国有效处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三年来,我国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病毒致病力在减弱,普及疫苗接种,研发对症药物,积累防控经验……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
处在抗疫新的阶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运用好我国抗击疫情的制胜法宝,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以科学稳健的防控策略筑起坚强的防波堤
当前,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高危人群。北京地坛医院针对高危人群单独设立救治病区,组建重症专业医护团队予以全力救治;高龄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脏肾脏等疾病,医院增加心内科、内分泌科等专科医护人员进行专项诊治。
“医院对患者坚持分类救治,坚持每日多学科会诊机制和市级专家重症筛查机制,制定‘一人群一策略’,通过系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重症倾向,对出现的危险因素提早干预,第一时间启动重症监护和救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院长金荣华说。
过去三年我们一直在与病毒赛跑,为高危人群赢得时间窗口。
2020年,疫情发生之初的武汉,缺床位、缺医护、缺设备……重压如山。在这场生命大救援中,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不放弃每一个患者,总体治愈率达到94%。
之后病毒开始快速变异。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传染性越来越强,毒性并未减弱,反而更善于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追踪。2021年,全球经受了数波疫情冲击,多国反复经历“放开—封控”的循环,并为此付出至少数百万人的生命代价。
而在我国,由于迅速采取精准措施,以科学稳健的防控策略筑起坚强的防波堤,抵御了一波波全球疫情大流行的冲击,极大减少了重症和病亡人数。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稳步向前。
进入2022年,奥密克戎席卷全球。我国一边防控一边研究,持续提升诊疗救治能力,加速推进疫苗接种,不断研判疫情走势……从来不曾“坐等”新冠病毒致病力的自然减弱,我们始终把抗疫的战略主动权握在手中。
在病毒最凶猛的阶段,我国有效保护14亿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新冠发病、重症和死亡比例均处于全球最低水平。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2020年达到77.93岁,2021年提高到78.2岁;2020年我国是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长5.1%……一组组数据,为历史留下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举措,在统筹中不断找准平衡点
11月17日,苏州组织百名外贸企业人员赴日本招商引资;12月3日,浙江省启动“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首站目的地为法国和德国……
11月以来,二十条优化措施、防控“新十条”陆续出台,各项优化调整防控举措加快落地见效。
稳中求进,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找准合适的平衡点,是近三年来中国应对疫情大考的实践经验。
2020年至2022年,我国疫情防控经历了突发疫情应急围堵、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全方位综合防控等不同阶段。走小步不停步,始终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根据疫情变化,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每一次优化调整,都经过反复研判、科学论证,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加快推进发热门诊建设、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调整完善疫苗接种策略,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疫情防控举措持续优化。
防疫和发展,平衡天平两端,考验治理能力。我国一手抓精准防疫,一手抓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期盼——
“战疫情”不误“保春耕”。疫情发生以来的三个春天里,田野里始终紧锣密鼓开展生产综合服务保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精准防”确保“不断链”。三年来,各地在筑牢疫情防控线的同时,及时出台政策为企业减负纾困,畅通产业链,稳住基本盘。抗疫全力以赴,生产高效运行,研发有条不紊。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三年来,我国在防与放之间不断找到平衡点,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个体工商户减税降费超万亿元;“东数西算”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为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我国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不断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
始终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提升应对风险的系统能力
12月13日0时起,“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
自2020年3月上线以来,“通信行程卡”累计提供查询服务超890亿次,最高单日查询量近4亿次,每天处理海量数据,为流调人员及时定位病毒传播链提供坚强助力,也在疫情严重时期为亿万人的出行安全添一份保障。
“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三年来,中国始终强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在抗疫实践中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系统能力。
病毒不断变化,防护网也在不断完善。关键部署,彰显战略长远眼光。
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启动全球最大规模疫苗接种……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全人群新冠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
推进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统筹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我国在抗疫实践中既重视补安全短板,又着眼长远织牢防护网。
在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中,我国主动识变应变,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近三年来,全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也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2022年11月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要求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岁至79岁人群接种率。
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优化防控的多项配套措施密集出台,就是要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防控措施调整转段更加平稳有序。
最艰难的时刻,我们已经挺过来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我们一定能尽快平稳跨过转段期,迎来生产生活全面恢复。
(原标题《中国有效处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的宝贵启示——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二》)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王越胜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百年工运·月满华章——大富社区工联会开展双节同辉游园活动 (通讯员:大富社区 张川梅)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正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中秋国庆来临之际,观澜街道大富社区工联会于9 月 26日在共联都市智谷园区开展了以“百年工运·月满华章”为主题的双节同辉游园活动。大富社区工联会主席、共联智谷园区企业工会会员、职工群众等共150余人欢聚一堂,在欢声笑语中重温工会百年历程,共话团圆情谊,共贺祖国华诞。 在“互动游戏区” 里,套圈、投壶、丢沙包、蒙眼敲鼓、猜灯谜等项目也是热闹非凡,每个人都能 “一展身手”,领取自己喜欢的小奖品。有企业职工表示:“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今天这个亲子游戏特别好,既增进了感情,又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 大富社区工联会主席表示:“工会成立 100 周年,不仅是一个历史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社区工联会始终与职工同心同行,未来,工联会将继续秉持 “服务职工、共建家园” 的理念,开展更多接地气、暖人心的活动,让工会成为职工最信赖的 “娘家人”,助力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此次游园活动不仅为企业职工带来了节日的欢乐,更凝聚了工会力量,增进了职工间的情谊。下一步,大富社区工联会将以成立 100 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 “工会温度” 温暖每一位职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