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罗湖军人家庭故事|张深荣:历经淬炼传递退役军人家风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杜澎 通讯员 林宏基 曹红霞 文/图
2022-12-14 18:25
摘要

张深荣将自家的退役军人家风总结为:忠诚、奉献、感恩,并将不断教导下一代吸收传承,要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单位、家庭、亲人、朋友有价值的人。

“铛铛铛!”自动步枪肆无忌惮地喷出火舌,顷刻间一阵极其刺耳的金属撞击声传进装甲车内,维和小队迅速做出调整紧急应对……回忆起当年在海地维和时的一次遇袭经历,罗湖区退役军人、深圳市投资大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深荣仍历历在目。

2007年,张深荣经过层层选拔,作为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开启了维和生涯。在一次例行巡逻中,张深荣所在维和小队乘坐的装甲车遭遇到了当地武装分子的突然袭击,一时间AK-47自动步枪的子弹一排排地打向巡逻装甲车,激烈尖锐的子弹撞击声不绝于耳。“我作为机枪手身处车顶机枪塔中,腰部以上基本没有掩体遮挡,当时站久了便蹲一蹲活动下僵硬的下肢,没想到我刚蹲下来子弹就射了过来。”张深荣说,经过反应和调整后,他完全可以操控车载机枪还击,但由于执行的是维和任务,决不能轻易开枪。在车内队员通过喊话器用法语驱离武装分子后,小队继续执行巡逻任务。

通过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让张深荣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国家的和平安定是多么的重要。结束维和任务回国后,他又相继参加了“5·12”汶川地震和“4·14”玉树地震的救援抢险工作。从2001年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到2014年转业到市属国企工作,再到如今成为公司管理层,即使退役张深荣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军人本色,并将多年来家庭里逐渐形成的退役军人家风传承给下一代。

“爸爸,给我讲讲你当兵的故事吧!”现如今,张深荣9岁的儿子佑佑时常缠着张深荣,让他讲当年执行任务的故事。张深荣有时间便向儿子讲起这十余载间的点点滴滴,其中在海地维和遇袭的故事常常听得佑佑直入神,又急得直跺脚。慢慢地,佑佑对“军队”“士兵”“维和”“抢险”等词汇产生肃然起敬的情感。张深荣挂在口中的几个关键词——忠诚、奉献、感恩,在潜移默化中也被佑佑慢慢理解。

优良家风传承军人风骨。谈到这点,张深荣显得十分自豪。“佑佑现在读小学三年级,小小的脑袋里已经产生了乐于助人、善于助人的想法,比如学校里、班级里有什么活动,他都在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后积极参加。班里有同学需要帮助他也总是挺身而出,丝毫不会犹豫,有责任有担当。”张深荣十分肯定地说,儿子的步步成长正是源自于退役军人家风影响。

这位父母眼中班级“热心肠”成长的背后,还隐藏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有一次,张深荣将一面特殊的国旗从衣橱中拿出,平铺在佑佑眼前。聪明的佑佑很快发现爸爸的这面国旗和学校升旗仪式上用的国旗尺寸不一样。“这面国旗长192厘米、高128厘米,在爸爸2007年去海地维和前由部队统一发放,每人一面,它的作用不是用来升旗的,而是在士兵牺牲后覆盖在棺木上的。”张深荣的语气突然严肃了起来。看着张深荣凝重的神情,佑佑渐渐明白了这面国旗的意义与父亲身上的担当。

在张深荣和妻子的悉心教导下,退役军人家庭的优良家风在源源不断地传承给孩子。在生活中,张深荣将自家的退役军人家风总结为:忠诚、奉献、感恩,并将不断教导下一代吸收传承,要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单位、家庭、亲人、朋友有价值的人。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杜澎 通讯员 林宏基 曹红霞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