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区“一元钱看病”模式将推行至全市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2022-12-13 15:33
摘要

“防病不花钱、小病不出村、治病一元钱”的医改政策,坚持推行十多年、造福民生1200万余人次。

广州市民林伯退休后搬到花都几年,每天清晨沿着花都湖散步……老有所养,除了青山绿水好环境,最关心的还是医疗卫生民生配套。在花都,这份安全感或许要来得更快一些。“防病不花钱、小病不出村、治病一元钱”的医改政策,坚持推行十多年、造福民生1200万余人次。

城市的基础医疗设施,决定了城市安全感。2018年5月1日,为了保障区内45万多农民的身体健康,花都试点“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即“一元钱看病”)。

什么是一元钱看病?也就是说,到村卫生站就诊,每次只用交一元钱挂号费;如果需要注射,另交一元钱注射费,除此之外,药品及诊疗费全免。

这样落到实处的民生政策,还实现与城乡居民医保的衔接。也把花都人以往“小病拖、大病扛”的不良习惯,扭转成了主动就医、积极看病的好习惯。自从2010年全区推行以来到去年9月,花都人享受“一元钱看病”诊疗服务1243.9万人次,直接减负2.13亿元。

下一步,花都乃至广州还将继续发力医疗卫生事业蓝图。2025年,广州将实现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46张、执业(助理)医师4.81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4人。广州将按照“一主一副五分网格化”空间布局,优化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更好满足市民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一主”指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服务主中心,覆盖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南部地区,以优化提升为策略,提升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和临床科研创新能力,强化广州市区域医疗中心地位;“一副”指南沙医疗卫生服务副中心,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本,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医疗高地;而“五分”指黄埔、番禺、花都、增城、从化五个医疗服务分中心,也就是说,花都将以扩容提质为主要策略,提高区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

在写入“十四五”的医院建设项目中,花都区人民医院新址榜上有名。由小到大,花都区人民医院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科研教学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在广州将建设国际一流健康城市的未来,花都的“一元钱看病”模式也将推行至全市。

(原标题《广州花都区“一元钱看病”模式将推行至全市》)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