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第一法院云调解“跨国”买卖合同纠纷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胡敏怡 文/图
2022-12-08 15:27
摘要

近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法庭利用“云调解”成功在诉前化解了一宗跨国买卖合同纠纷。

“这一次,法院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实在太感谢了!”身在缅甸的当事人张先生在线上激动地说道。近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南城法庭利用“云调解”成功在诉前化解了一宗跨国买卖合同纠纷。

A制模公司与B材料公司一直有生意合作。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期间,A制模公司向B材料公司采购建筑材料共计21万余元,B材料公司依约将货物送给A制模公司。但A制模公司支付了2万余元货款后,未按时支付剩余货款,拖欠19万余元货款。因多次催要无果,B材料公司将A制模公司、其法定代表人张先生及其妻子李女士告上法院,诉请法院判令其支付货款19万余元。

东莞第一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接收案件后,将案件分派给南城法庭专职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专职调解员苏智钊立刻与双方当事人联系,了解到该制模公司经营管理者张先生常年居住在国外缅甸,而其妻李女士则主要在国内负责公司财务事务。

“其实我们是想尽快还款的,但是公司资金回流出现问题,我们短期内无法一次性结清这么多货款,能不能分期支付货款呢?”当事人李女士和专职调解员苏智钊说道。

考虑到双方企业均是中小微企业,为纾解中小微企业难题,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职调解员苏智钊多次与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沟通,根据双方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解方案,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

“双方当事人对该调解方案有无异议?”

“没有。”

“没有。”

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希望案件能够尽快得到解决,而一方当事人张先生身在缅甸暂时无法回国的情况,12月1日,南城法庭依托广东诉讼服务网平台,组织了一场“云调解”。

双方当事人在线上的电子调解协议书上隔空签名,一场跨国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快速化解,由A制模公司分5期向B材料公司支付货款19万余元。“线上调解很便捷,没想到案子这么快就能解决。”原告B材料公司的负责人在屏幕上说道。

东莞第一法院南城法庭把高效审理涉企案件作为护航经济发展的重点,以实打实的司法举措护航企业发展,为辖区企业纾难解困。据悉,南城法庭开展联合异地商会提供多元解纷方案、为辖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跨境“一网通办”等举措,为涉诉企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据统计,今年以来,南城法庭联合各方调解力量化解中小企业案件500余件,保障了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优化辖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原标题《东莞第一法院云调解“跨国”买卖合同纠纷》)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一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胡敏怡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