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入地下新技术、绿色施工新理念、钢结构施工新手段……连日来,通过一系列的新方法、新措施,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建设明显提速,全面进入结构施工阶段,打造绿色、环保、节能的现代化建筑。
大湾区大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东莞市政府投入保障为主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致力于打造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湾区融合、面向前沿的高等学府。大湾区大学按照“一校、两区”规划设立松山湖与滨海湾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与石大公路交会处东南角,项目建设单位为大湾区大学(筹),由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代建。
项目二标段总建筑面积为13.77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为8.2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7号图书馆、创新服务中心、8号产研楼、9号科研实验楼、10号学术交流中心及配套用房、11号教师周转房、12号地下室及13号学术活动中心,建成后可满足2000名学生的教学与科研等功能使用需求。项目目前已进入全面的结构施工阶段。
埋入地下新技术
地下室施工期间,项目创新使用了囊式抗浮锚杆,与传统锚杆相比,囊式抗浮锚杆新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成本和环保优势。其承载力能够提高1-3倍,锚固段长度减短1/2以上,总锚杆长度减少1/4-1/3,水泥钢材节约20%,工期缩短1/5,建设成本降低10%-15%;针对地下空间抗浮工程,以囊式抗浮锚杆替代抗拔桩,在技术上能够减少基础底板弯矩、提升承载构件的抗裂抗腐蚀性能、提高工程安全度,在经济上能够通过省去桩基承台、减少底板钢筋与混凝土用量、无钻孔灌注桩渣土外运、节省建设成本10%-20%。
绿色施工新理念
在主体施工中,建筑模板采用铝合金建筑模板,具有施工周期短、重复次数多、使用成本低等优点。铝合金建筑模板系统为快拆模系统,浇筑混凝土后24小时可拆除墙柱模板,36小时后可拆除梁侧模板,48小时可拆除梁底、板底模板(非承重),12天后拆除板底承重支柱,14天后拆除梁底承重支柱,28天后拆除悬臂支柱,一套铝合金模板正常施工可达到五天一层,大大地节约承建单位的管理成本。铝合金建筑模板系统所有材料均为可再生材料,符合国家对建筑项目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规定,铝合金建筑模板报废后,当废料处理残值高,回收率达百分之百。
在项目建设方面,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全装修,11号楼采用成品钢筋、ALC墙板、集成卫生间、全装修、标准化设计等装配式建造技术,单体装配率可达51.1%。大量装配式构件的应用,使得项目建设效率大幅提高,并且有效减少噪声和扬尘污染。
项目设施方面也使用了大量的装配式材料,太阳能安全语音提示器,全天候提示工友进入作业区注意安全,太阳能节能照明路灯,装配式大门、装配式围墙、定型化成品围挡、安防物资调拨翻新使用等。这些装配式、模块化的设施应用,工程结束后,将实现统一调运至下一个项目,没有多余建筑垃圾产生。
钢结构施工新手段
学校以7号楼的“湾”为校园核心,串接教学和产研两大组团,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建筑设计形如港湾、轻若流云,环绕中央校园绿芯打造未来的创新之港、活力之心。立面整体采用白色GRC板材以及蜂窝铝板结合玻璃幕墙设计,大量的单曲和双曲,立面线条流畅。7号楼整体为钢框架结构,包括圆管柱、H型钢梁、钢桁架、钢楼梯等结构类型,钢结构屋面标高在14.2米-22.45米之间。图书馆连廊最大跨度为36.46米,学生活动中心最大跨度为45.95米,其中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连廊总用钢量310吨,学生活动中心-创新服务中心连廊总用钢量380吨,连廊区域总用钢量690吨。
钢结构复杂,形状狭长,吊装控制难度高。其中,连廊主要结构为异形管桁架,无标准节点,且杆件相贯较多,加工难度大。为了解决钢结构施工难题,项目人员进行了深入讨论,对图书馆连廊施工进行推演,采用“主桁架弦杆分装+联系桁架嵌补”的方式进行安装。同时参考设计剖面,通过图纸会审联动设计解决节点问题,并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节点进行优化,以此来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大湾区大学建成后将依托校园周边各类高等院校、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资源,形成“学校+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龙头科技企业”的“科教产合作共同体”,构建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全过程合作链条。
(原标题《三个月全面进入结构施工阶段 大湾区大学建设“提速”》)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