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全面建设教育强国、深入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是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论述、统筹部署。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的汇聚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下简称“北大深研院”)更是其中的排头兵和先行者。
北大深研院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北大的红色基因,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确立了“问题导向、南北联动、AI牵引、创新融合”的未来发展理念,致力于建设北京大学“新工科”南方基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深圳创新密集型产业发展需求。
一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北大深研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大深研院坚持“以德为先,知行合一”,构建完善具有北大特质、深圳特色的思政课与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强调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普及心理咨询课程与服务,激励学生不忘初心、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坚持高标准国际化办学理念,采用国际化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配置,为中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坚持“交叉融合,追求卓越”,开设国内首门AI4S(AI for Science,面向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积极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坚持“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开展丰富文体活动与通识素质教育,强调“强体”与“健心”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均衡发展。二十一年来,北大深研院已培养逾万名毕业生。南燕学子以各种方式投身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建功立业。近年来毕业生留深率稳定在30%左右,为深圳输送了大批国际化创新型青年人才。
二 广纳四海优才,建设高水平师资人才队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了高校的建设水平和发展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北大深研院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2022年为“人才战略年”,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走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完善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引才育才留才聚才机制,充分激发和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与创造潜力,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北大优势、湾区特色”的人才高地。
北大深研院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在“双循环”新格局下,充分发挥北大品牌优势、借助深圳区位优势,创新引才方式,强化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追踪,着力延揽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提高研究方向决策和议题设置能力,努力实现“建大团队、搭大平台、接大任务、出大先生”。建设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性别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推动形成顶尖学科带头人“举旗定向,宏观调控”、中青年学术核心骨干“协同共进,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进一步完善教研系列教师晋升发展通道,优化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关心关爱青年教师成长。以博士后队伍建设为抓手,强化科研支撑队伍建设,助力形成活力迸发、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体系。优化人才评价体系,促进人才评价多元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努力攀登学术高峰,攻坚“卡脖子”问题。加强与北大本部相关院系的合作,积极推动形成南北联动的跨区域人才雁阵。
三 打造科技创新新范式新链条,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
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专门部署,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北大深研院大力建设北大“新工科”南方基地,持续优化学科布局,主动对接在地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打造服务策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智慧引擎。
北大深研院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攻关”,与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在地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战略协同,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安全节能环保、超高清视频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一代通信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成生物、深地深海等未来产业,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重点领域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课题,集聚力量进行攻关。坚持“AI牵引,范式更迭”,探索以AI为核心牵引、深化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新范式,驱动实现在新材料、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智慧城市和江河治理、数字经济-金融科技-创新法治等领域的群体突破,推动科学文化变革和制度创新。坚持以高水平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为依托,推动“材料与化学基因组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四个学科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序列;积极对接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努力建设生态环境与资源效率研究实验室、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等,促进形成服务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与未来产业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南北联动,创新融合”,连接北大雄厚的基础学科研究优势与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生产要素,力争在科学与工程的结合处创造突破。坚持“产学研用,奋楫笃行”,与华为、腾讯、中兴、创维等扎根深圳的科技领军企业开展合作,形成了屏上集成电路技术、超高清视频关键技术与系统等在内的科技成果项目库,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院企合作成果。
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建设为学院改革发展各项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北大深研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赓续北大的红色血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强化党建的政治功能,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北大深研院持续加强教师党员的纳新工作,优化教师党员发展流程,有针对性地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入党,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内涵式发展,系统性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机制。以“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为抓手,建设具有北大特色的研究型党支部,以申报北大样板支部和省市社科基地等为契机,开展科学赋能教育、课程思政和科技伦理等研究性工作。建立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青年委员与辅导员分工协作机制,落实支部书记讲党课要求,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成立研究生党建研究会,以服务学生党员成才为宗旨,着力打造以“骨干培养、理论研习、实践交流、品牌创新”为理念的一体化平台,不断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创建研究生宣讲团,汇聚南燕骨干力量,探访百年奋斗故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内外宣讲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弘扬先进典型事迹。全面加强统战工作,筑牢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党支部对统战对象的引领、团结和带动作用,对内凝心聚力,对外传声树形。
塘朗山下斗转星移,五四塔旁云蒸霞蔚。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起点上,已过加冠之龄的北大深研院,将带领全体师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建设北京大学“新工科”南方基地,构筑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努力打造双区战略下解决“卡脖子”难题的新平台,探索前沿领域、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的新范式,创建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区域产业相耦合的北大-深圳校地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
编辑 陈冬云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南山志愿者读特小记者站#手工筑梦,温暖相伴 在11月2日我参加了助残活动——手工筑梦温暖相伴。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 场地内非常热闹,几个志愿者围着两三个陪护对象。有的志愿者与陪护对象边聊天边辅助他制作,有的志愿者虽然沉默不语但手上速度依旧不减。“用这个胶水轻轻点在这朵花上,就大功告成啦!”有一家人很少参与集体的活动,在这一次手工制作也在志愿者的鼓励下,他们举起自己做好的成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原本略显羞涩的陪护对象,逐渐放开身心,主动与身边人交流心得,闲聊家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创作一件件精致的手工作品,相继带隐身,每一件都承载着大家的期盼。 这次活动以手工制作为桥梁,既帮助陪护对象锻炼了动手能力,丰富了精神世界,也让志愿者与陪护对象产生了感情,让志愿者们体会到责任与担当。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