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汕头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该局于近日发布了《跨汕头湾新通道工程征求意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就项目名称、跨海段方案、跨海桥梁方案、海上观景平台方案等内容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建议。该工程一旦获准实施,将成为继建成通车的汕头海湾大桥、礐石大桥、金潮大桥、汕头海湾隧道以及在建的牛田洋特大桥后,又一条跨越汕头湾的新公路通道。
根据公告,跨汕头湾新通道项目(暂定名)位于汕头海湾大桥以东4公里,起点在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路线自北向南跨越汕头湾,终点至濠江东湖片区(汕头综保区接广达大道)。路线总长约8.2公里,其中跨海段约4公里。
该项目是广澳港区、综保区至华侨试验区、六合产业园区等沿海经济带集疏运系统的直接联系通道,实现快速直连两大国家级发展平台和多个产业平台。同时也是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规划预留的跨海通道,可有效串联整合沿线旅游文化资源,有利于推动文旅融合新业态的发展。
根据公告,该工程跨海段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全桥方案,采用与航道大交角的桥位方案,全桥方案规划通航5万吨级海轮,主桥采用主跨720米钢箱梁斜拉桥。另一个则是全隧方案,北岸通过改造津湾公园设置地下互通立交与东海岸大道相接,南岸下穿东湖中心路后露出地面。
而全隧方案中,规划隧道全长6.13公里,隧道埋深大、隧道长、造价高,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长,防灾救援要求高,且对货车通行有限制。北岸衔接方面,结合功能定位、交通量预测、北岸衔接条件等因素,往六合产业园方向拟将匝道布设于东海岸大道外侧衔接新津河大桥,往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龙湖方向,则将匝道布设于中分带对接阿里山路。跨越汕头湾后,在南岸设置互通立交匝道衔接东湖东路,主线沿东湖路高架落地,通过广达大道连接综保区和广澳港区。
公告称,该工程的全桥方案和全隧方案相比较,全桥方案接地快,与周边路网衔接较好,规模小,经济性最好,技术成熟可靠,施工工期短,桥梁本身也可作为景观亮点打造。而全隧方案则路线相对较直,但造价高,需开挖公园,后期运维难度大,限制货车通行。
此外,公告还结合地域、时代、文化等元素,初步提出多个项目名称,包括汕头大桥、津湾大桥、龙濠大桥、鮀滨大桥、汕东大桥及其他。
(原标题《汕头有望再添跨越汕头湾新通道,目前正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连博 三审 范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