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幅限量级数字藏品将上线“海上博物”平台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2022-12-05 18:38
摘要

海上博物平台自今年8月5日正式上线以来,截至今日总共发行35件藏品,均反响热烈,得到藏家的好评。

上海博物馆一直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大格局下的破圈之路,主动拥抱元宇宙,从自身资源出发,拓宽国际视野,激发博物馆活力,让文物“活起来”。其中,海上博物数字藏品平台是上海博物馆在今年推出的重点项目之一。

作为上海博物馆的自有知识产权平台,海上博物平台自今年8月5日正式上线以来,截至今日总共发行35件藏品,均反响热烈,得到藏家的好评。目前已签约合作的国家一级博物馆15家。海外知名博物馆已接触5家,签约1家。在全国文博类数字藏品平台垂直领域排名前列,博物馆界自有平台排名第一。

同时,上海博物馆与上海数交所也达成战略共识,明确今后将共同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数字资产合作等课题,开展具体实质性的合作。不久之后,上博将与上海数交所联合发布“上博Meta少年”系列数字资产赋能实体手办计划,这也是上海数交所文博板块的第一件登记的文博衍生类数字资产。

此次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合作便是一次新的突破和尝试。为配合本次“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上博积极争取到了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数字藏品的官方授权,自12月中旬起,34幅限量级数字藏品将陆续上线“海上博物”平台,包括莫奈《鸢尾花》、梵高《长草地和蝴蝶》、伦勃朗《63岁的自画像》、波提切利《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以及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的24幅在展画作。

此外,透纳《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梵高《向日葵》、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等若干幅未能亲临沪上的大师名作也在其中,以丰富观众的观展视野及收藏内容。观众可以通过手机下载“海上博物”APP,或关注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即可购买。

配合此次展览,上博还将开发数字藏品的新功能,在数字藏品赋能门票、数字藏品赋能展览文创商品等领域进行尝试,进一步运用数字技术“对话世界”,达到促进交流互鉴的目的;挖掘数字藏品的IP商业价值的可延展性,探索“脱虚向实”工作的最佳应用场景,为大家带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新体验。

(原标题《34幅限量级数字藏品将上线“海上博物”平台》)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连博 三审 范京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