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圆桌 | “超级APP”:沟通还是对抗?
2022-11-30 10:13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马立明

国际形势风起云涌,全球化时代似乎已经远去,关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资源利益的博弈再次高维凸显。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的窜访台湾,更是让世界一度抵达冲突的边缘。在当下的氛围中,网络似乎不再是沟通世界的桥梁,而是成为一个充满对抗色彩的“战场”。而且是在俄乌冲突之中,以网络为战场的算法认知战几乎成为“第二战场”。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思考,互联网是否还有我们所忽略的“另一面”。

英国传播学家尼克·库尔德利(Nick Couldry)指出了“数据殖民主义”的概念。他曾经撰写《连接的代价》一书,分析了“数据如何殖民人类生活并促使其为资本主义所占有”。由西方推动的新自由主义浪潮中,数字平台的全球推广成为信息强国主导弱国的一种殖民手段。库尔德利说:“数据殖民主义并不是借用了殖民主义意象的修辞,也不是以往那种领土殖民主义的延续,而是21世纪独具特色的新殖民主义形式。数据殖民主义将历史殖民主义的掠取行径与抽象的计算方式结合在一起。”可见,在过去30年全球化的过程中,信息强国完成了一系列的网络战略布局,通过文化的支配,打造了数字时代的“全球航路”。

数字平台则是今日互联网世界中最具统治力的存在,它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体系,吸引用户,同时也控制用户。因此,今天的数字殖民主义也被称为“平台殖民主义”。因为平台是显性的,是进取的,是不可抗拒的。随着推特、脸书、谷歌等数字平台逐渐进入用户的手机,渗入用户的生活,成为全球畅通无阻的“超级APP”,他们实际上已经具备了隐性的权力。在平时,这些数字平台都是快乐源泉,给我们提供无数视频、段子、动图,我们也能在平台上进行社交,与朋友们愉快互动。但是我们在使用它们的时候,也成为它们控制和塑造的对象。平台会展示一些信息,也会屏蔽一些信息,这些过程都隐藏在算法推算之中。用户们对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遭到了平台的隐蔽操控。用户被各种信息所环绕,情感也随之波动,在小屏幕里醉生梦死。

在世界历史的维度上,殖民主义一直从未消失,贯穿在南北关系(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关系)之中。虽然殖民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土崩瓦解,世界似乎进入了民族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但是帝国主义的计划并没有中止。有学者尖锐地提出了“后殖民”的概念,指的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手段,依然操控着前殖民国家,令这些国家“独而不立”。至于数字殖民主义或平台殖民主义,更是将这种殖民手段内嵌至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潮流里。当一个国家的国民全部被推特“捕获”(例如特立尼达),那这个国家就难以摆脱平台殖民主义这张大网,数以万计的民众的日常信息接收都被推特所紧密控制。“西方化运动”在多个使用推特的国家出现,这不是偶然。日常使用习惯和政治倾向已经融合在一起了。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未能看见平台的秘密,即使看到了也无可奈何,缺乏相应的手段进行反制。因此,数字科技重新复活了殖民主义的阴魂,它变得更加隐蔽、更加深入。“全球化的另一面”——反全球化运动一直存在,在全球化时代渐行渐远的今天,我们才再次看到这个运动庞大的身影。

作者马立明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