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胡乐乐
2022-11-22 10:17
摘要

尤其是在今天和未来,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更加倚重教育,因为强国所需的人才由教育培养,而且教育还带来科技创新发展

提要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展望下一个五年和更加长远的未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正确指引下,我们深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和事业必将不断改革创新,从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注入强大的科教创新活力和培养一代又一代高水平优质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持续建设教育强国

教育是强国之基。古往今来,民族复兴与大国崛起必然伴随着教育发展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先贤就认识到教育与强国的必然关系。《礼记·学记》曰:“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尤其是在今天和未来,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更加倚重教育,因为强国所需的人才由教育培养,而且教育还带来科技创新发展。

回顾历史,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愈加注重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不懈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之以恒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年来,我国不仅继续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而且着力发展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职业基础教育快速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深入实施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性。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两大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受教育者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偏废。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味着学校教育不能缺少劳动教育。党和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不仅将其写入修改后的《教育法》,而且在大中小学教育中予以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的核心要务是立德树人。十年来,我国教育界深入贯彻党对教育必须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大中小学强化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取得十分瞩目的成就。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立德树人,国家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的编写权收回,全部使用统编教材;在高等教育阶段,不仅及时修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统编教材,而且投入专项财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等。这些努力进一步确保学校教育毫不动摇地坚持立德树人。

二、不断推动科技创新

科技实力是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因此,我国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为本,着力破解影响、困扰、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发展绝不能依靠国外,也不能依赖科技转移等,而是要自立自强。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国家科技打压的大环境下,我国更要铆足劲儿,扎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不再受制于他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了“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十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科技创新道路。一系列不胜枚举的数据强有力地证明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比如,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至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经费是十年前的3.4倍;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稳居世界首位;2021年被引论文数排名世界第二位,是2012年的5.4倍。

三、奋力打造人才强国

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所需的宝贵人力资源。在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实施多个国家级人才工程,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汇聚了一大批顶尖人才。

面对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强国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国之将兴,必重人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愈加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我国必须进一步奋力打造人才强国。为此,我国要牢牢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完善人才体制机制,持续扩大人才存量、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不断营造更加良好的人才成长与致用生态环境,进一步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专业人才,特别是通过“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自主培养各方面高级人才,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并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重要的人才基础。

总之,党的二十大报告吹响新时代我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号角。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展望下一个五年和更加长远的未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正确指引下,我们深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和事业必将不断改革创新,从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注入强大的科教创新活力和培养一代又一代高水平优质人才。

(作者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原标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编辑 连博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余晓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