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零碳中国 氢能未来”为主题,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指导,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举办。
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北京设立视频连线会场,在京嘉宾通过现场视频方式参会。与会人员围绕氢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推动示范城市群协同发展、共建全球绿色氢能体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志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沈竹林、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言。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市委副书记、市长白涛,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等市区领导出席会议。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对我国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与会的专家代表对氢能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也进一步提出氢能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中,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突破、可再生能源制氢等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大家普遍认为,应坚持突破基础关键技术,拓展氢能燃料电池在道路、轨道交通、飞行系统、绿色化工、热电联产、备用电源、水上运输、深海潜器等各方面的应用,实现绿色低碳的新增长。可再生能源制氢应广泛应用,打造氢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体系,探索构建绿氢碳足迹证书制度,同时,要加快氢能产业碳市场建设,探索绿电交易、汽车产业积分交易等同国家碳市场的衔接机制,推动绿色氢能产业全环节融入国家碳循环管理体系。
本次大会现场为全国首批绿色零碳示范医院群项目、瀚洁氢能环卫车项目、氢能世界国际绿氢生态总部基地项目等17个氢能产业重点项目进行了启动、投产、签约仪式,项目领域覆盖氢能交通、发电、储能,智慧能源系统,以及氢水种养殖等,是广东省全面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积极探索。
本次会议专设了“国际氢能合作高级别论坛”和“绿氢体系建设及应用示范探讨”圆桌对话,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机构相关负责人,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加拿大国家工程院、澳大利亚工程院等多位院士,以及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国内外企业、新闻媒体等单位代表参会。
自2017年以来,氢能产业大会已经在佛山南海连续举办5届,已经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的一个盛会和标杆,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是在以往五届大会成功举办基础上“继往开来”的一届大会。作为大会举办地的佛山市南海区,一直以来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主动探索氢能的广泛应用,是国内率先布局氢能产业的地区之一。经过十余年持续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南海区逐步形成了政策制定、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推广应用“六位一体”的氢能产业发展体系。截至目前,全区氢能产业基本覆盖了氢能制储运加供应链、燃料电池关键基础材料及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系统和终端应用等环节,已汇集了120多家氢能企业、机构和平台,产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11月15-17日,由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佛山仙湖实验室、广东省武理工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中心等单位分别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技术论坛、氢听剧场等系列活动也在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同期举行。
(原标题《继往开来,再启新程!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南海开幕》)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连博 三审 范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