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断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自由、强化基础的创新文化,不求次次成功,但求时时进步,集小成而聚大成,积跬步以至千里,同时科学制订有利于原始创新的多元分类的投入、考核、评价制度,切实树立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发展导向,才能攻下关键核心技术的“娄山关”“腊子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根本遵循与实践路径。曾经,深圳将“创新”植入发展基因,使“科技荒漠”变成“科技绿洲”;未来,如何率先成为科技强国的城市典范、率先建成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高地,是摆在深圳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当前仍然面临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堵点问题,从表象上看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大型基础设施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前期投入不足,本质上则是深圳四十年快速发展的“热模式”要为“坐冷板凳”的基础研究营造文化氛围,为未来科技发展引入“源头活水”的现实问题。基础研究因高风险、高投入与不确定性的特征,使其与一般性质创新文化有不同,需要辩证处理好几方面关系。
一、冷静区别“闯”与“静”的关系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是深圳文化的独特魅力,形象描述了深圳创新的成功起源。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却深刻指出,“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静心研究”。
蕴含科技含量的经济增长,到底是需要勇“闯”市场还是“静”心创新?闯,是精神、是韧性,也是决心。未知的科学、未解的难题、未破的技术,需要迎难而上、勇攀高峰、勇闯“无人区”。静,是态度、是思考、更是沉淀。尤其是基础研究的难题,必须沉心静气、埋头深耕、不务空名、虚心求实。只有将“静”心追求与勇“闯”决心结合,才能营造出厚积薄发的创新文化,疏通重点领域堵点,提升内核竞争力,“闯”出科技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辩证处理“快”与“慢”的关系
近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公开宣布拟全职回国投身中国科技事业,当她面临是否选择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时,也坦言到“最开始也是有顾虑的”,“因为这里的大家实在是太勤奋了”。
勤奋虽是好事,但如果太累了,那可能就会挤占了梦想灵感的空间,弄不好反而限制了创新。以前,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开山之源的宣传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鼓舞了深圳奔腾向前的拼搏与奋斗,成为创业者的“梦想之都”,催生了一批“早投入、快成效、高运转”的创新型企业。但一味追求速度,难免会忽视深度。据统计,2020年深圳研发劳动投入整体强度明显高于北京与上海,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但其中的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却不到上海的1/4,约为北京的1/10。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更显不足,全市规上企业基础研究年均投入仅占2.38%,低于发达经济体一般在5%-10%,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有限且逐利性较强,必然对基础研究投入热情不高,对中长期的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意愿不强。显然,基础研究仅靠政府投入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大学与科研院所组织创新资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充分发挥企业是原始创新“技术出题者”与“市场阅卷人”主体地位,形成企业是“策源地”、人才是“主力军”、政府是“后勤部”的政企合力原始创新生态体系。
唯有追根溯源、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有效兼顾“快”投入与“深”研究,充分调动社会各行各业关注基础研究的热情,加快培育创造世界一流企业与“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持续聚焦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新领域新赛道,才能提升深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三、正确看待“求”与“成”的关系
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珅曾指出“好奇心而非功利心,往往更能指引优秀科学家实现‘从0到1’的突破”。基础研究的好奇心是科学家逆向思维原始创新的初衷,也是长期坚持不懈自主创新的动力。由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没有绝对的成功或失败,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实质对科技发展、培养人才等都有重要推动作用。
因此,不能简单用是否成功来衡量基础研究的成果。只有不断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自由、强化基础的创新文化,不求次次成功,但求时时进步,集小成而聚大成,积跬步以至千里,同时科学制订有利于原始创新的多元分类的投入、考核、评价制度,切实树立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发展导向,才能攻下关键核心技术的“娄山关”“腊子口”。
科技自立,民族则自强,文化必自信。一个勇毅前行、笃行不怠、驰而不息的城市,才拥有不断求索的勇气特质。一个追根溯源、突出原创、厚植基础研究的创新文化,才能激励创新成果喷涌而出。一个先行示范、勇当尖兵、率先向科技高峰发出进攻的先行城市,必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大显身手。
(作者系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原标题《厚植基础研究文化 勇担科技强国使命》)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朱玉林
读特热榜
1温度记 | 你“燥”吗?新台风+冷空气接连“发力”,深圳最低气温将跌到……
2深圳地下1000米 藏着一座“极限考场”
3夜空更“暗”了,经济更“亮”了!外国大V走进深圳西涌国际暗夜社区 Darker Sky, Brighter Economy: Foreign Influencers Visit Shenzhen's Xichong International Dark Sky Community
4记者调查|深圳收藏品市场遭遇“寒潮”:“猴票”价格暴跌75%,多种收藏品价格“腰斩”
5探索者华为和他的麒麟芯 | 大公司
6“深圳校服”亮相国际赛场!“追星小孩哥”实现“零的突破”
7“无界之城”从一条路开始,深圳大学城将建跨校“跑课”慢行道
8首次应急发射,成功!任务纪实来了→
9法国卢浮宫盗窃案最后一名嫌疑犯落网
10台风“天琴”生成,将于26日凌晨移入南海
IN视频
鹏友圈
全国首家宠物气味图书馆空降罗湖,猫狗免费逛!树木、花草、各种动物毛发的味道……专属毛孩子的“气味藏书”,每周更新不重样!你家毛孩子最爱闻什么味道?是草地香、零食味,还是你身上的味道?快来评论区聊聊! *第1、50、100楼的宠主送【咖啡一盒】,盖满200楼加抽3位优质评论用户送咖啡!

在深圳做毛孩子,好幸福!不仅有宠物专属的“气味图书馆”,还有宠物火锅店、宠物公园……你还知道哪些适合毛孩子去逛的地方,快来鹏友圈安利吧! 【本期话题】#羡慕深圳毛孩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12月1日 【活动规则】带话题分享你认为值得一去的宠物友好地点,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

健康知识大较量,邻里同台竞风采——广培社区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竞赛 11月23日上午,由观澜街道党工委主办、观澜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协办、广培社区党委精心承办的2025年第三批民生微实事项目——“健康广培,乐享生活”健康促进行动之“健康知识大较量,邻里同台竞风采”社区居民健康素养争霸赛,在广培社区新时代大讲堂顺利举行。20 对亲子家庭踊跃参与,以趣味竞技解锁健康密码,在欢声笑语中增进邻里情谊,为社区注入健康活力。 现场竞赛环节设置丰富,必答题环节考验亲子家庭的健康知识储备,涵盖饮食营养、慢病预防、急救常识等实用内容;抢答题环节则气氛热烈,家长与孩子默契配合,精准快速摁下抢答器、作答一气呵成,赛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与欢呼声。活动尾声,所有参赛家庭合影留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学到了实用的健康知识,又增进了与邻里的感情,希望今后能多举办类似活动。 作为社区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争霸赛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同时搭建亲子互动与邻里交流的桥梁,进一步推动健康理念走进家庭、融入社区。下一步,广培社区将持续聚焦民生需求,依托民生微实事项目,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服务树品牌,大金用专业和温度守护每一次沟通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客服服务的体验,往往影响着对品牌的整体印象。遇到问题时,用户关心的是能否快速获得帮助;沟通时,更希望遇到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给出个性化解答的客服,而不是千篇一律、缺乏温度的机械回复。而在整个使用周期里,每一步都能得到贴心守护,这比产品本身更能带来真正的安心感。 为了不断提升服务体验,满足用户对高品质服务的期待,大金空调综合客服中心不断探索专业成长的新路径。近日,第二届“金龘杯”客服技能争霸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以“以赛促学共成长·以技为帆树标杆”为主题,设置了设备实操、图片配对、模拟进线、提案演讲、知识速答等多个环节,全面检验客服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经过层层选拔,18位优秀选手入围总决赛,最终现场决出个人奖、单项奖和团队奖。通过这样的专业比拼,大金客服团队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准,让每一位用户都能切实感受到“快速、准确、亲切”的服务体验。 为此,大金不仅举办“金龘杯”客服技能争霸赛,通过模拟真实服务场景,帮助团队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还通过标准化的质检和考核流程持续保障和提升服务品质。无论是赛事中的实战演练,还是日常的精细管理,这些举措让全国各地用户都能享受到同样高质量的服务体验。 在服务过程中,客服不仅是问题的解答者,更是品牌信任的桥梁。每一次专业、用心的回应,都是大金品牌形象的延伸。正如大金综合客服中心丁颢中心长所说:“现实中的服务远比大赛更具挑战性。面对用户时,没有预设的考卷,也不存在统一的标准答案。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真正打动用户的,是那份真诚的态度和愿意解决问题的心意。”服务,从不是比拼标准答案,而是用专业和真诚,赢得长期信任。
00:48魅力宝安区,美丽九围湖,九围湖,也称九围湿地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彩绘路口,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持的非常不错,因此,也叫生态库。在今年深圳这个不冷的秋冬季节,九围湿地公园的落羽杉率先领跑在深圳秋色的第一线,无论是假日还是工作日,都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