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青年演艺人才交流培训计划落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2-11-10 20:18

11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为指导单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青年演艺人才文化交流计划”在滨海艺术中心圆满落幕。

“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青年演艺人才文化交流计划”旨在招募创新型、多元化的演艺人才,为青年演艺人才搭建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促进国内外演艺机构的联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剧院管理人才。进一步为文化引领、文化传承、文化输出凝聚人才、培育人才,打造演艺行业人才高地。

据了解,学员为来自剧院、艺术院团、文化企业、高校等单位的骨干力量。在为期三天的课程结束之后,学员们以三个“P”,即Professional(专业)、Personal(个性化)、Passionate(热情)总结了本次学习的收获,对“接地气”的授课方式表示受益匪浅。对此,深圳滨海艺术中心董事长肖和军表示,演艺机构是舞台艺术实践和作品生产的重要场域,演艺机构的经营与管理对于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播有着重要作用。希望学员们从实践中带着对舞台艺术发展状况的思考和问题,带着对表演艺术事业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参与到本次培训当中。

张翼宇

回顾本次活动,在培训的第一课上,由台湾技术剧场协会创会理事长、福茂工程公司总经理张翼宇以“重庆1949”大剧院建造实例为主题切入,将“定制剧场”如何从设计、建造、管理到运营的全过程进行剖析,并对定制剧场演出的艺术创作与工程建造有机结合并实现落地的核心问题进行全面介绍。参与“重庆1949”大剧院建造团队的主要成员李骏、滕伟、姜乐贤、林克伟也加入探讨中,与学员们分享现场施⼯协调管理、系统技术整合统筹等话题。

刘建臻

广州大剧院舞台技术总监、剧院研究发展中心总监、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舞台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建臻向学员们介绍了舞台艺术主体背后的舞台灯光、音响、机械、视频等设备的工艺设计与应用,还特邀郑劲松、于锋、潘俊友、周凤歆现场为大家讲解滨海艺术中心舞台工艺介绍及重难点、舞台灯光系统工艺设计与施工、舞台调光及网络控制系统等。刘建臻强调了“剧院设计工艺先行”的重要性——观演空间是剧院的核心,舞台工艺设计在剧院设计中更是起到先导作用,舞台灯光、音响、机械的合理设计,安全施工关系到日后的演出效果和安全管理。在带领大家参观表演及相关空间时,他还特别强调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办法,为建设更完美的视听圣殿提供借鉴和参考。

周莉亚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编导,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周莉亚围绕“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作品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的主题,结合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原创口碑佳作在创排及全国巡演的经验,分享关于传统文化创新和非遗文化作品如何走出去、如何出圈等方面的宝贵见解。周莉亚表示,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要立足本土,传递自信。中华文化在不同时代拥有不同气质,它给予艺术工作者取之不尽的艺术素材。

约瑟夫·格雷夫斯

北京大学外籍教授、美国著名戏剧导演、莎士比亚戏剧专家约瑟夫·格雷夫斯以分享经典IP“本土化”再创作为方向,围绕《我,堂吉诃德》《Q大道》《一步登天》《音乐之声》《灰姑娘》《放牛班的春天》《近乎正常》的本土化创作案例,解析经典剧目在不同时代给创作内容带来的创新资源。

董方思

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及导演、北京环球百老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首席创意总监董方思围绕他在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创作中国原创音乐剧作品的经验,分享中西方舞台艺术作品的审美风格差异。通过对比中西方团队在剧目创作方向的不同,并结合实际经济考量,他从导演的责任、使用舞台创造的能力、技巧等多方面进行总结。他认为,中国音乐剧的审美不仅在于悠久的历史文化,制作的审美还包括对于支持艺术家、培育制作人,建立“外百老汇”模式,制定更长远、更具持续性的年度巡演项目排期。

任冬生

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剧院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任冬生结合《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李白》等优秀案例,为学员们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艺术设计的融合创新”的新一轮探讨。其中包括中国古典审美的舞台再现、民间元素与舞台的符号、传统元素的当代舞台解读、当代舞台视觉的呈现、当代舞台视觉的延展、艺术与科技的舞台6个方向。通过多年舞台实践经验,任冬生认为当代舞台需要凸显诗意,其核心在于向舞台本体的回归——舞台越简单,惊喜的效果才能越大。观众也能透过舞美设计创造的世界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被创造过程,一味制造神奇、幻想,会在观众与舞台之间造成隔阂。

杨震

广东星海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广东省星海音乐厅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首席录音师杨震围绕“音响审美”,从专业演艺场馆管理运营和品牌建设维度入手,将剧场空间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可视化”解读,并阐述了场馆音响录音设备系统设计搭建、现代演出的运行机理、演艺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途径,并分享成功案例和相关成果。他认为,舞台上所呈现的内容是沟通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视觉与听觉桥梁,使观众能够清晰地看见表演的内容,听见表述的内容,并随着不同的故事情节推进,制造不同的声音来配合灯光及人物。杨震希望学员们重视媒介的要求和特点,做符合该媒介特质的内容。

舞台观摩

(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供图)

(原标题《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青年演艺人才交流培训计划圆满落幕》)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王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