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现!“梁祝之父”让西方乐器“说”中国话

南方 +
2022-11-09 16:01
摘要

珠海市香洲区相约情侣音乐社社长彭雪林在音乐会结束后兴奋地说,“何占豪老师的音乐会果然不负期待,我们今晚聆听到了殿堂级别的音乐会,十分荣幸,珠海民族管弦乐团高水平的演出,让音乐会独具韵味,给珠海市民带来了饕餮精神盛宴

音乐流淌、情谊绵长。11月8日,第二届珠海艺术节舞台艺术精品展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经典作品音乐会,在华发中演大剧院隆重上演。

演出现场。

音乐会群星璀璨,由著名指挥家,星海音乐学院指挥作曲教授、珠海民族管弦乐团首席指挥李复斌,携手澳门中乐团、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带来中国管弦乐《伊犁河畔》《节日赛马》等、二胡协奏曲《英雄泪(又名:蝶恋花)》、古筝与乐队《临安遗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7首何占豪经典曲目。

整场音乐会民族特色浓厚、旋律优美、节奏鲜明、以情动人,堪称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

演出现场。

《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次面世,作曲家之一的何占豪先生也因此被称为“梁祝之父”。

至今,这曲浪漫唯美的“蝴蝶梦”已经在全国人民的耳边魂牵梦绕了六十余年。本场音乐会,年近9旬的作曲家何占豪亲自登台执棒指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将音乐会气氛推向高潮。

珠海市香洲区相约情侣音乐社社长彭雪林在音乐会结束后兴奋地说,“何占豪老师的音乐会果然不负期待,我们今晚聆听到了殿堂级别的音乐会,十分荣幸,珠海民族管弦乐团高水平的演出,让音乐会独具韵味,给珠海市民带来了饕餮精神盛宴。”

原湖北省民族歌舞团负责人罗文生退休后定居中山,80多岁高龄的他专程驱车来到珠海欣赏何占豪老师的音乐会,他说以往大家听得比较多的是民族乐器和交响乐管弦乐协奏,小提琴和民族管弦乐协奏的《梁祝》他还是第一次听。“澳门乐团副首席、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王佳婧在何占豪老师的指挥下演出十分投入,很好地表达了作品的内涵,把我们听众代入到了《梁祝》凄美婉转的意境当中。” 罗文生说。

音乐爱好者汪晶表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还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创作者何占豪老师亲自指挥,让人沉醉其中,耳朵十分享受。”

“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这是音乐大师何占豪在其六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始终坚持的理念。何占豪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音乐家,始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创作了大批深受全世界认可、人民喜爱的音乐作品。2019年7月,何占豪欣然接受珠海市委宣传部的邀请,担任新成立的珠海民族管弦乐团艺术顾问。

“这些年我还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少儿作品:小提琴独奏《小海军》、《缝衣歌》等十余首,唐诗歌曲《山居秋暝》《游子吟》及沪语童谣等二十余首。希望下次能呈现给珠澳的小乐迷们。”何占豪老师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下一代的关爱,让人感觉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

演出现场。

珠海演艺集团艺术总监邹建红介绍,珠海民族管弦乐团是珠海演艺集团旗下三大团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年轻的乐团。在艺术总监何占豪、首席指挥李复斌、乐团团长张天宇的带领下,乐团始终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民族音乐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发展,以广东音乐为基础,岭南文化为依托,创作一批富有浓郁中华民族风格和广东地方特色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如《乐从大湾来》《簕杜鹃与金莲花》等,受到业内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2022年,乐团推出首个“音乐季”,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内外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力争成为国内一流民族管弦乐团,助力大湾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打造珠海市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原标题《经典重现!“梁祝之父”让西方乐器“说”中国话》)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