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公共收益多少,具体花在哪儿了——这两个问题对于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居民李先生来说,完全一头雾水,因为“物业没公示,问了也不告知”。有媒体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天津、湖南、广东等地20多位业主后发现,多数业主对于小区设施哪些属于业主共有财产、哪些收益应归业主所有并不了解。专家指出,管好小区公共收益这笔账,既关系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体现社会基层治理的能力。
小区越来越会挣钱、业主却越来越不知情,这事儿当然就很离谱。前不久有消息说:在浙江杭州,某小区2021年下半年收入高达近417万元。这类“神仙小区”的传奇,羡煞旁人的同时,也留下一堆问号:这笔账究竟谁来管?挣多少、花哪了,该问谁?……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同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法不外乎情,这个法理其实特别契合情理:家是自己的,家里挣的钱,当然该“家人”来分配。现在的问题是,靠家发财的未必是“主人”,指望“外人”靠道德自觉或者守法自觉来分钱,难度系数实在太大。
小区在努力赚钱的同时如何能做到“依法透明”?除了事后依法追责,恐怕更需要有事前和事中的程序作为。比如探索小区经营性收支公示平台建设,并以此作为物业公司行业准入的基本门槛;再比如探索建立共管账户,强化相关资金的全流程监管;又比如打包招标出售小区经营权,与业委会建立强关联等。总之,把游戏规则制定好、把监管部门明确好,每个业主的合理疑问,都该能找到准确而权威的答案。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原标题《小区公共收益不能是笔糊涂账》)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