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著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日前在伦敦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非常出色的理论创新”,这一理念汲取古老的中国智慧,倡导全人类不同文化间“和而不同”。
阿尔布劳年逾八旬,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访华,长期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中国历史与国情有深入了解。他是西方率先提出“全球化”概念的学者之一,近年来尤为关注全球治理理论和中国社会治理实践。
接受记者采访时,阿尔布劳身着灰色西装,搭配一条印有汉字的领带。谈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阿尔布劳与记者分享了他与这一理念“相识相知”的故事。
阿尔布劳清楚地记得,几年前他在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时,第一次接触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主席“对理念进行的逻辑和理论化探索”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英文版的精装版和平装版。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在阿尔布劳眼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全人类不同文化间和而不同,融合了古老的中国智慧。他说,习近平主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着眼未来,提出的理念与时俱进,是“非常出色的理论创新”。
阿尔布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吸引并致力于相关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走向全球领导力理论》和《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探讨共同的价值观与目标》两本著作,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大国角色和大国担当等内容进行了深刻解读与阐述。
《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探讨共同的价值观与目标》英文版新书发布会于今年4月举行。这本著作收录了阿尔布劳近年来研究中国的重要文章。
4月6日,在英国伦敦,马丁·阿尔布劳与《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探讨共同的价值观与目标》英文版新书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他在书中写道,新冠疫情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世界上所有人都应认识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面对全球性挑战和重大问题需要通力合作,共同维护人类家园。新冠疫情还让人们认识到世界需要领导力。在这次疫情中,中国推动国际合作以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中国的抗疫行动是其领导力的体现。
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阿尔布劳表示,中国提出的这一倡议关注共同目标。中国并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其他国家,而是在寻找共同目标和开发可以共享的项目。
阿尔布劳强调,中国一直支持全球化,并且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不同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国将发挥示范作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充分表明技术可以跨越国界,为更多人造福,这一倡议也有助于推动参与国携手合作办大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从而令全世界受益。
阿尔布劳告诉记者,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理念既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密切相连,又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在他看来,中国政府的工作在这种思想理念的指导下展开,“这是中国最非凡的优势之一”。
阿尔布劳说,世界未来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跨越边界的共同努力。
(原标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回响 | “非常出色的理论创新”——英国社会学家阿尔布劳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张玉洁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