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音是先于风而至的,风里带来了松的清香。一只苍鹰背负蓝天,刺穿了一片白云,向下俯冲,远山极低。恍惚了,我应是先嗅到了松声,一定是。
在松树沟,满山都是青松。这样的命名,新疆比比皆是,最大好处,直截了当,人们不易混淆。那山其实不低,第二天,赤日松间照,我一气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攀到了半山。牛、羊、马相约了,也都散在了这一线。这山几乎看不到岩石,脚下也不见泥土,全是青翠的草,不吝点缀的,是各色的花,花香掩不过松香。而松香,是晚于松声的。那么,我最先初嗅到的,应该就是松声了。
关于松声,宋代的杨万里是如何“绕山搜出万松声”的?而同为宋朝的鲍寿孙听松声“耳根一洗俗尘净,木末时闻天籁鸣”,那简直是一种极度的享受。前年,来一书法家,不少人求字。不约而同,三四人都求写“听松观涛”。那是一种大境界,可以追求,但难得都能心领神会。不是醉后,辛弃疾岂能“以手推松曰去”。这里的山上,自然无法观涛,山下却是有水流的。
几乎每一条山沟里,都有溪流,在几道山沟外多股汇聚后,便形成了小河,出了山,便是一条滚滚的河了,河水鸣溅溅。逝者如斯夫!但流过了你身边的时光,谁说就是你一个人的?
奇怪的是,到了山外,蹲在河边,依然能听到松风,先于风而来的,还是先嗅到了松声。
这是那样的真实,绝不是心灵隐隐的幻觉。只是这感觉,纯是由松传递的。其实,先于松香嗅到的松声,格外醉人。
(原标题《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