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海选”“线下PK”相结合 深圳市青工杯象棋赛圆满举行

读特记者 陈强 文/图
2020-07-26 19:11
摘要

深圳市第十六届来深青工文体节棋类挑战赛象棋(龙岗)站比赛隆重举行,100多名在深务工的象棋爱好者,通过“线上海选”结合“线下PK”的方式,决出名次。

疫情期间,体育比赛暂时受到限制,但群众的文化体育运动需求依然很大,如何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同时,积极推进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需要创新而灵活的机制、办法。7月24—7月26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总工会、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联合主办,深圳棋院承办,深圳龙岗区象棋协会协办,深圳市第十六届来深青工文体节棋类挑战赛象棋(龙岗)站比赛隆重举行,100多名在深务工的象棋爱好者,通过“线上海选”结合“线下PK”的方式,决出名次。

这是疫情期间,开办文体运动赛事的一次有益尝试。其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赛事运作模式,既避免了人员集聚,保证了防疫安全,又能全面考察和评比参赛选手的技艺水平。

经过2天12轮的比拼(线上7轮、线下5轮),罗远正、沈加宾、谢文涛三名选手分获前三名。

深圳“青工杯”象棋赛迄今为止已举办了16届,成为深圳知名赛事品牌。据悉,本次青工杯象棋赛参赛选手,均为非深户籍、年龄在18—50岁、具有深圳社保的外来务工人员。赛事精心设置了“线上”+“线下”两个环节,100多名选手先在“天天象棋”网络对弈平台进行初赛,通过初赛7-9轮的循环选拔,积分最高的20名选手晋级线下赛事。

参与线下赛事的棋手,也要严格遵循深圳市防疫控疫的相关规定,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戴好口罩,保持安全间隔距离。线下决赛也采用“分区隔离,使用手机在裁判监督下对弈”的方式,避免棋手的直接接触,保证比赛的防疫安全。

入围决赛的20名棋手,均是深圳外来务工队伍中象棋技艺的佼佼者。据本届赛事的主要组织者、深圳棋院象棋负责人、象棋大师黄勇介绍,深圳“青工杯象棋赛”是深圳文体运动的一个历史品牌、知名品牌,传承了深圳棋类竞技的历史与文化,体现了深圳对外来务工人员文体生活的关爱,是一项具有深圳特色的品牌赛事,每年一度,不曾间断。本届赛事恰逢疫情期间,组织比赛更需要严密、周详的策划,确保比赛的安全性、公正性、健康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赛制,为棋类运动赛事提供可贵样本。本次比赛,设置“线上”+“线下”两个环节,利用互联网+工具,提升赛事灵活度,并促进赛事人员分流的有益尝试。

深圳青工杯比赛往往多达上百人报名参加,而象棋比赛又是室内举行,容易造成人员集聚,所以,我们通过与互联网对弈平台‘天天象棋’的合作,利用线上对弈工具组织初赛,这样就能分流一大批棋手。另外,‘初赛’+‘决赛’两个阶段的赛制,更全面地考察了棋手的实力,体现了比赛的含金量。黄勇大师表示,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赛事机制,为日后深圳举行棋类运动,以及室内的其他文体运动,提供了可贵的参考样本。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陈强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