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知工作室|东莞中心城区“再中心化”
东莞+ 李世英
2022-10-14 09:23

站在轨道交通大厦10楼,透过落地玻璃幕墙,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东莞国际商务区施工现场,在秋日阳光下尽收眼底。

不久的将来,一座高质量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标杆和城市活力打卡点将在此绽放。

不止于此。东莞大道和鸿福路“黄金双轴”将带动起中心城区再次开发和品质跃升,黄旗南生态轴带串联起城市绿心,“三江六岸”滨水空间让城市“慢下来”,莞城谋划历史街区活化焕发新活力,莞太路改造升级变身“美丽大道”……众多项目纷纷上马,建设如火如荼,让广大市民对中心城区的未来更加期待。

前段时间,市委书记肖亚非督导中心城区规划建设进展情况时强调,要加速推进中心城区“再中心化”,大力提升综合环境对人才、项目、高端资源的吸引力。

推进中心城区“再中心化”,是继2006年大魄力锻造新城市中心之后,东莞的再一次大手笔。背后的支撑力是这座万亿GDP之城进入新赛道必须坚定迈向新征程的无限底蕴。

中心城区多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位于东莞大道边上的“东莞第一大道”商业街开街,吸引了无数市民前往“打卡”。这是南城为市民提供具有城市记忆点的休憩娱乐场所,助力品质东莞打造的又一城市商业标杆及名片。

国庆节前夕,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三期项目举行动工仪式,项目将打造为兼具公共性、地标性、文化性、趣味性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市民服务中心三期项目东侧,将要建设一座立体慢行系统2号桥横跨东莞大道,链接起东莞民盈国贸中心,力争打造“东莞第一网红桥”。

上面提及的仅仅是东莞中心城区升级蝶变的缩影。不少市民真切感受到,东莞的城市综合环境正在不断提升,尤其在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日子看到了新变化。

那么,东莞中心城区还有哪些重磅的项目,进展如何?下面且听政知君一一道来。

首先,对于东莞中心城区来说,不得不提“一心两轴三片区”。其中的“两轴”,是指东莞大道时代发展轴和鸿福路山水文化轴。就现阶段来说,分量最重的就是东莞大道和鸿福路“黄金双轴”,这是中心城区的骨架,是中心城区塑造功能格局、空间格局、文化格局、价值格局和节奏格局的“底座”。东莞大道是进入东莞市区的主要门户,十几年来它客迎八方,见证了东莞的成长、升级和腾飞。随着市民服务中心、民盈·国贸中心、汇一城、环球经贸中心等地标建筑拔地而起,东莞国际商务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建筑和商圈正在乘势而起,城市扩容升级的格局逐渐显现;鸿福路连接起东城的山和万江的水,串联行政文化中心区、民盈国贸商圈、黄旗山、东城体育公园、滨江体育公园等多个城市重要节点,是中心城区东西向的城市脊梁,未来将谋划打造成百年中央大街,将成为中心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站在轨道交通大厦俯瞰整个东莞国际商务区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工地内竖起近百个塔吊,数十台大型施工机械有序作业,这是近年来东莞少有的大规模施工壮阔场面。现在,除了中心公园、一号基坑、市政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华润置地中心地标地块项目也按下“加速键”,在这个东莞CBD核心位置,将建设高度约450米的超高层建筑。此高楼建成后,将超越目前东莞第一高楼民盈·国贸中心(423米),刷新城市新高度。

与东莞大道平行的另外一条路,就是莞太路。随着莞太路品质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提速,预计年底就可竣工。对于东莞市民来说,莞太路是一条黄金大动脉,承载着东莞近20年发展的辉煌和记忆。改造后的莞太路,将改变以往的陈旧面貌,将成为快速化主干路+商业性品质街,贯穿莞行政、文化、经济各中心片区,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区和东莞大道的交通压力,成为继东莞大道之后的第二景观大道。

接下来说说三江六岸滨水岸线。位于万江的龙湾广场段白鹭翩飞、繁花点缀,绿意盎然,人气旺旺。暮色四合,波光灯影掠过夜跑、骑行、遛娃的人们,草地上的年轻人弹起吉他,江风拂面,吹来不知哪一簇花的清香。这座“世界工厂”,除了机器轰鸣的声音,更有江水滚滚、鸟鸣阵阵、欢笑声声。接下来,随着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二期、三江六岸首座跨江景观慢行桥——迎宾慢行桥等工程全面提速,三江六岸全面带动各镇街滨水岸线建设和滨水空间复兴,不断拉动沿线土地功能内涵和品质价值提升,给广大市民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果说南城是“现代产城”,东城是“品质山城”,万江是“悠闲水城”,那么莞城则是“精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承载城市历史、文化变迁的空间载体,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和代表。众所周知,莞城有目前历史资源最为丰富、历史价值最高的片区,东莞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城市记忆,激活街区活力,推动旧城复兴。

“强心”亮剑“黄金内湾”

城市建成区从不到5平方公里发展到超过1000平方公里,从一片农田、荔枝林到高楼林立见繁华,东莞70多年来的发展已然华丽转身,成长为万亿DGP和千万人口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制造名城。

然而,在东莞人的眼中,长期没有中心城区概念,是他们内心的一个尴尬。实际上,东莞“没有强中心”是历史遗留问题。

在东莞人的记忆里,73年前,草房茅舍、黑瓦平房,是这座城市的建筑标识。只有在莞城、石龙、虎门等三大镇街,繁华街区抬头见骑楼。能称得上“东莞”的,也只有莞城西正路一带。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东莞撤县建市,结束了东莞县级建制的历史,加速了东莞城市化进程。以港资、台资为主导的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在各个镇街全面开花,工业布局分散导致第三产业也分散,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格局导致东莞缺“心”,没有形成城市凝聚力。

让东莞人记忆深刻的是,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口号喊出来后。此后5年,东莞以每年投资过百亿元的气魄,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开始了城市化急行军,锻造自己的新城市中心。至2006年,东莞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以东莞大道、东江大道、松山湖大道、东部快速、常虎高速、环城路的建成为代表,“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以行政中心广场为核心的新城市中心区成为东莞最具特色的标志性片区,“三位一体”的大城区初步形成,依山傍水格局基本成型。

虽说中心城区具有良好的“山水城”空间本底和发展资源,“五年见新城”也实现跨越式发展,巩固了中心城区的核心地位,但随着城市迭代升级,原有的“小汽车、大马路、低密度”城市开发模式,已难以适应东莞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领航者。比如广州的珠江新城、福田CBD等等,可以改变城市发展脉络,或者助力城市跻身全球城市的第一方阵。

对东莞而言,就是要加速“强心”,为“心”塑形,为“心”梳理经络,为“心”优化细胞。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以超常规、高标准的力度推动中心城区建设,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良性互动实现双向奔赴,呈现出经济总部集聚、商贸物流兴盛、休闲空间众多、生态环境优美的中心城区应有之底蕴,也顺应了东莞人多年的期盼,体现了民心所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东莞的“强心”仍在路上,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东莞的领航者,中心城区的建设之路、探索之路、创新之路只会越走越宽广。东莞将顺应国际先进城市核心城区“再中心化”的发展规律,向香港中环、纽约曼哈顿、东京银座等国际一流城区学习,积极推进产业空间复归、高端要素聚集和城市功能复合,强化中心城区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那么,如何推进中心城区“再中心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城市建设发展成果,既有高端引领,又有基本兜底,丰俭由人、各得其所,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要从硬环境建设到软环境建设一并谋划,推动空间要素、数据要素、服务要素投入倍增,加速集聚各类高端要素资源,让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学习等多种功能融合汇聚,“人产城”实现深度融合,共生共赢。要结合文化强市建设,打造东莞城市文化新地标新名片,传承城市文脉,激发城市活力,不断绽放新活力、展示新风貌、实现新作为,持续丰富千万人口精神文化生活。

金色的晚霞渐渐西沉,再次透过这扇落地玻璃幕墙,清晰地看到东莞国际商务区周边正逐渐被纷纷亮起的流光溢彩的灯影笼罩,显得分外妖娆,颇有气势。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可以预见,经历了一个非凡十年的东莞,将以一个势不可挡的“强心”参与到“黄金内湾”建设的下一个十年。

(作者:李世英)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