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 | 近代粤商带来粤剧的繁荣
张 麒
2022-09-20 08:36

自20世纪开始,沪上粤商是粤剧、粤乐和粤曲活动的赞助人、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流行到今天还十分著名的“广东音乐”很多在上海孕育。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后就迅速成为一个五方杂处的国际大都市。广东人随着洋行及外商的北上而大批移居上海,形成与江苏、浙江鼎足的三大移民群体。大约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粤商的家乡戏粤剧便随着粤商的足迹来到了上海。

清末民初,广东商人生意越做越大,陆续在全国建立起各种同乡、同业和其他类型的商业组织。其中以在上海声势为最大、也最具影响力的是精武体育会和广肇公所。上海的粤剧、粤乐和粤曲活动,多以这类组织为依托。这些组织的成员,又组成各类专门的团体,在沪上展开各种创作和演出活动。

旅沪的广东商人在生意之余,最需要能缓解乡愁的娱乐活动,于是对家乡戏曲的怀念之情愈加迫切。清同治十二年(1873)七月,一个叫“同伶上元班”的广东戏班来上海演出,这是粤剧在上海的首场公演,观众大多是广东人,盛况空前。打那以后,粤商不断邀请广东戏班到上海。时人陈无我在《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一书中说:“光绪丁酉、戊戌间,宝善街有同庆茶园,系粤东富贵名班,惟系粤调,故座客亦粤籍居多。”这些戏班演出的节目很多,尤其是《石头记》中的《晴雯补裘》戏,在上海引起轰动。

到了1895年,粤商在上海宝善街(今广东路)满庭芳内建立的同庆茶园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第一座专演广东戏的茶园,从此粤剧在上海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有了这些硬设施,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到了1919年至1937年间,粤剧迎来了它发展的高峰期。当时,不但上演次数频繁,而且来沪演员和戏班名气之高更是前所未有。粤籍商人每有著名戏班演出,都会在戏院大量订座,延客观赏,让商人们从中互相熟络谈生意,又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弘扬发展粤剧的热情。1919年,上海四川北路上海大戏院聘请以李雪芳为台柱的广东戏班“群芳艳影”来演出,引起粤商的追捧和粤籍人士持续观看热潮,旅沪的粤商们看到了投资戏院有利可图,干脆在新广东街(今新广路)建立了大型新式演出场所——广舞台,成为上海非粤语方言区的一个最大粤剧演出中心。自此,揭开了上海粤剧的新纪元。

自20世纪开始,沪上粤商是粤剧、粤乐和粤曲活动的赞助人、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流行到今天还十分著名的“广东音乐”很多在上海孕育。民国初年,广东新会人陈铁生在上海虹口先后组建了“精武体育会粤乐部”“上海粤侨工界协进粤乐研究社”和“上海中华音乐会”等三个粤乐团体,先后举办多期培训班培训学员,创作或改编了诸如《渔舟唱晚》《步步高》《雨打芭蕉》《燕子双飞》和《孤舟雪夜》等作品,成为传世佳作,被称为“广东音乐”,粤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勃兴。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原标题《近代粤商带来粤剧的繁荣》)

编辑 特区报-王子烨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桂桐,编辑-许家宜(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