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莲花共玉瓶——粉彩盛夏荷塘双鸭图瓷板赏析

李金宇
2022-08-18 16:49
摘要

小瓷有大景,已完全脱离历史上传统意义上的《荷塘双鸭》,在绘画表现手法及工艺技巧上有了重大突破。作品打破了一般的审美重复性,蕴含着成双成对、相濡以沫的美好寓意。


此瓷板从欧洲荷兰拍卖购得,为20世纪50年代合作社时期珍品。瓷板长37.5cm、宽25cm,口沿饰洋莲纹,规整细致。小瓷有大景,已完全脱离历史上传统意义上的《荷塘双鸭》,在绘画表现手法及工艺技巧上有了重大突破。作品打破了一般的审美重复性,蕴含着成双成对、相濡以沫的美好寓意。

瓷板采取立轴式构图,主画面描绘了盛夏荷塘小景,塘水清澈,荷叶占据大半画面,叶蒂浓墨表现,淡红绘出叶面。荷叶微下垂,脉络清晰,自然舒展,茎部小刺点缀而出,线条劲挺有力。红艳滋润,九朵莲花渐次开放,花朵空灵,红荷花浥争艳吐芳,五支莲心未成熟,四支红荷末结果,画面生机盎然。芦苇穿插其内,与花叶构成、点、线、面对比。荷花用洋红勾染,细腻柔和,八幅荷叶呈现褐绿、淡绿等八种色彩,以没骨画绘成,荷叶肥厚,层次丰富,画法工整细致,荷叶的脉络,描绘的极其生动,有一老叶虽残,却无衰败之意,彩绘过渡自然,明暗向背关系清晰,透露出一种蓬勃向上的自然力量;荷叶下一枝荷花盛开,淡绿横扫,便绘出粼粼水面。水中两只野鸭游弋场景。一支朝前,另一支侧视向尾,动态自然,极富神韵;羽毛的皴擦、浓淡的变化,自然生动以示作者之匠心。作品工整秀丽,色调清雅,有多种画法,平涂、渲染、洗、皴、点等虚实结合,工笔写意画法俱全,直追宋体院体花鸟之清韵。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自古为文人儒者的爱,亦是佛祖的坐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佛法,以及一个超出三界之外,清净无忧的莲界佛国。

齐白石曾题画“余画荷花觉盛开之荷不易为”,但经过查阅资料,像这种画盛夏盛开九支红荷的未曾查到,景德镇艺人们用饱满的激情创作了《盛夏荷塘双鸭》,画面中呈现出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传达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时代信息。题材是传统的,但他们表达出一种阳光积极的创作心态,可以读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和万物复苏,象征着这一代人对现实生活的精神追求。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关越(客户端)
(作者:李金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