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鹿岭世居坐落于坪山区碧岭街道碧岭社区上沙村,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占地2206平方米,由一座炮楼,三排围屋组成。世居保存状况基本完好,仍有人居住。
鹿岭世居全貌
作为传统古围屋建筑,鹿岭世居所呈现的不仅仅古色古香的围屋布局,更体现着浓郁的侨乡特色,是围屋形制向现代民居的过渡版本。
侨乡韵味与现代民居的文化融合
上世纪初,从法属波利尼西亚向风群岛回到坪山的华侨廖氏,开始在碧岭社区上沙村这片土地上兴建鹿岭世居。世居朝向北偏东,面阔57米,进深38.7米,拱劵之上有白底墨书“鹿岭世居”。门楼两侧连以围墙,在距地面1.4米高度砌有方形石窗,门楼后面建有房屋前后两排,面阔七间。
鹿岭世居正门
鹿岭世居炮楼占地72平方米,边长9.2米、高18米,有5层,俗称“五层楼”。此炮楼于当年坪山所有炮楼中最高,建筑特色为歇山瓦双坡顶,青砖叠涩出檐,三合土夯筑墙体,转角处条石护角,其北面和西面逐层砌有方形窗孔和扁形枪眼。
鹿岭世居炮楼
值得一提的是,鹿岭世居在原始客家围屋的基础上添加了现代的内容,把西方小洋楼的格局和建筑样式结合了起来,更加注重建筑的舒适以及美观,且带有浓郁的侨乡风格,极具艺术实用性。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堪称围屋形制向现代居宅过渡的版本。
鹿岭世居内景
壁画诗文彩绘相间 极具古风审美趣味
鹿岭世居壁画诗文极为有趣并蕴藏深意。走进鹿岭世居,正面门窗两侧有1932年温达彬所书《兰亭序》和《滕王阁序》片段。三户门头之上镌刻诗文,其中有王珪 (宋)的《恭和御制上元观灯》、《兰亭集序》节选、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等,字迹齐整,清晰可见。除却诗文,世居还有山水花鸟等图案彩绘于墙壁之上,栩栩如生。
鹿岭世居门头镌刻的诗文彩绘
鹿岭世居门头镌刻的诗文彩绘
革命武装常驻之地 传承红色基因
鹿岭世居还曾是人民革命武装部队常驻地。站在世居“五层楼”炮楼楼顶上眺望,东面为坪山小盆地,西面为三洲田山地,能居高远眺,易守难攻。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常有人民革命武装部队在此驻扎,最多时驻有300余人。
鹿岭世居内景
鹿岭世居作为坪山区碧岭街道的传统围屋建筑,它所传承的不仅仅只是古围屋的骨架布局,更带有浓郁的侨乡味道、极富美感的诗词壁画以及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现在鹿岭世居依旧保留着原有的那份铮铮铁骨,依旧是廖氏族人在坪山这片热土上的生生不息的印证。
鹿岭世居内景
2012年,鹿岭世居被坪山区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来源:晶报APP)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