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已经成为 0 至 14 岁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正值暑期,儿童意外伤害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时期,溺水、跌落、中毒、烧烫伤、道路交通伤害等是较为常见的伤害类型。如何过一个安心暑假?深圳市学生营养健康科普堂帮你想好了!
7 月 16 日晚 7 时 30 分,第五期科普堂将请来几位熊娃的"保护神"——深圳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宋萍、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儿童伤害预防项目负责人雷林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交警熊崇君,为家长和孩子奉上一堂又有理论又有实操的线上课堂,让孩子和家长都能"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这些溺水呼救信号要留意
游泳是孩子们的暑期必玩项目,可每年六七八月是深圳的溺水事故高发期。深圳市急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从溺水警情的接报区域分布上来看,溺水事件发生最多的地点为深圳东西部海滨区域,其次为市区河道和小区泳池。
雷林长期负责儿童伤害预防项目,对于溺水,他指出了很多误区。一般人可能认为溺水者会在水中拍打水花并大声疾呼,但实际上,人在没有呼吸的状态下是无法说话的,很多溺水都是在静默状态下发生的,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更加无法发出求救信号。当一向活泼开朗的孩子在水里忽然安静下来的时候,家长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在科普堂上,雷林将会教你预防孩子溺水,并且学会分辨溺水的呼救信息。如果不幸发生溺水,雷林还会给出最及时的抢救办法。
儿科急诊专家给出居家锦囊
据宋萍介绍,有家长认为孩子在家很安全,但实际上不少意外伤害就发生在家里。急诊科曾接到深圳娃在家喝了农药百枯草,被紧急送入了 PICU;有的幼儿爬上饭桌,一个不留神就跌落到地上,呕吐不已;有的孩子摸出了藏于家中五颜六色的药丸,误以为是糖果而误食。
如何让家成为真正的安全港湾呢?宋萍将在直播课堂中送出居家安全锦囊妙计,教授避免跌落伤害的妙招,指出预防中毒的要点,让你记牢烧伤烫伤后的五字口诀。
网红警官教你防范交通伤害
此次科普堂还请来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的网红交警熊警官,他将结合道路伤害等背景知识从自身隐患和外部危险两个部分提高学生家长的道路安全意识。
熊警官提醒,造成孩子交通伤害的最大凶手是没有使用安全座椅。目前,深圳市安全座椅拥有率从 27.8% 提高到 72.6%,使用率从 34.0% 提高到 47.6%。"事实上,配备合适的安全座椅或安全带可以大大降低儿童道路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保障孩子的乘车安全。"
此外,本次线上课堂还邀请了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余晓萱医师,教大家如何有效排除家中安全隐患、当遇到小孩发生溺水或异物卡喉等意外情况时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及海姆立克急救,以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发展。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