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孕妇两进ICU,20多名专家联动救治揪出“元凶”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彭蓓 黄贤君 朱思奇
2022-06-02 15:27
摘要

2021年3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建立了多学科“VTE防治快速反应团队”,做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成为全国“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

胸闷、气促、气短……是怀孕期不少孕妇经历过的感受。殊不知,孕妇如果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跑进肺动脉,酿成肺栓塞,也会导致以上症状,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今年4月,25岁的孕妇张女士就因遭遇了这个孕期的“沉默杀手”,两度进了ICU,所幸及时转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在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快速反应团队的救治下,转危为安,母婴平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具有发病隐匿、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因此,国家卫健委在2021年把VTE防治作为医疗安全十大改进目标之一。2021年3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建立了多学科“VTE防治快速反应团队”,做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成为全国“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

年轻孕妇突发胸闷气促  只因血栓脱落塞住肺动脉  

已怀孕18周的25岁张女士转诊送到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就在前一天上午,她起床后出现胸闷、气促。就近医院就诊后,心脏彩超结果提示其心功能异常,建议转上级医院就诊。张燕被家人送到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

右心增大、肺动脉增宽、心肌酶检查结果异常……通过这些迹象,急诊科医生敏锐意识到,张燕很有可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北大深圳医院“VTE防治快速反应团队”迅速启动,张燕被紧急送到ICU,医务部牵头,第一时间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经过检查结果分析,揪出了导致张燕胸闷气促的凶手:“中高危肺栓塞”!中高危肺栓塞的死亡率分别是3.8%及15.8%,而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死亡率高达30%。

静脉血栓栓塞症关键是早期进行治疗,融化血栓以及防治血栓再形成。“ 静脉是血液流动的通道,当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成血块,就会形成“血栓”,将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形成深静脉血栓。而一旦掉落的“血栓子”像小舟一般,随血流,流动到肺部,就会堵塞肺部血管,导致肺栓塞,造成呼吸困难、胸闷气促,严重的甚至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导致死亡。”北大深圳医院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顾问宋卫东主任医师说。

孕产妇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风险人群。张燕是一名怀孕18周的孕妇,进行抗凝治疗时,用药不同一般患者。治疗用药少,无法达到溶栓抗凝效果,如果用药过多,则可能会造成产妇、胎儿的出血。病情容易反复,因此,密切监测,动态调整,精准把握,是救治的重之又重。经过一天治疗,张燕的状态有了好转。

两次进入ICU    20多名专家联动救治揪出“凶手”

入院两天后 ,有了好转的张女士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她再次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肺动脉压增高的肺栓塞症状,被紧急送到导管室接受微创的介入治疗。微创介入科医生通过“肺动脉造影术+经皮肺动脉内血栓抽吸术”,从患者肺部取出了血栓。随后,患者再次被送进ICU救治。

北大深圳医院医务部多次组织“VTE防治快速反应团队”讨论张女士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在周密的治疗部署下,张女士再次出现肺栓塞,这引起了“VTE防治快速反应团队”的警惕。专家发现,张燕的体内抗凝血酶III活性远低于正常值,且不断下降,这才导致常规抗凝血治疗效果不佳,再次出现肺部栓塞。

专家团队将目光瞄准了遗传基因。“ 创伤、长期卧床、静脉曲张、静脉插管、盆腔和髋部手术、肥胖、糖尿病、避孕药或其它原因的凝血机制亢进等,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有部分病人在常规检查中并无法明确病因,需要通过基因测序等手段来进一步明确病因。”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顾问宋卫东说。

整个五一假期,专家组密切守护,联动制定方案,一边通过“输注血浆补充抗凝血酶活性”进行治疗,做好密切监测,一边进行基因检测。最后揪出“凶手”,发现张燕患的原来就是遗传性易栓症抗凝血酶缺乏症。患上该遗传性病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和复发风险会比其他的患者显著升高。根据这个结果,专家组为张燕制定了完善的抗凝治疗疗程方案。

经过近一周对症治疗,孕妇终于病情平稳,母婴平安,从ICU转入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普通病房治疗,并于近期出院。

打造快速反应救治团队   一年成功救治800余例  

张燕的顺利康复,得益于北大深圳医院多年来高度重视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仅2021年,北大深圳医院就成功救治院内发现VTE患者800余例。

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成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十大改进目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构建规范化防治体系格外重要。”北大深圳医院易黎副院长说:“防治核心关键环节是防止肺栓塞发生,以及在肺栓塞发生后通过规范化的治疗来控制病情进展。”

2021年3月,北大深圳医院为做好VTE防治工作,组建“VTE防治快速反应团队”,团队全年365天24小时值守,涵盖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心血管外科、微创介入科、手显微外科、血液内科、胸外科、急诊科、ICU等十余个科室参与其中。医院通过开展医护人员救治同质化培训、设置VTE防治联络专员专班、疑难患者多学科会诊来进行规范化系统防治。医院研发上线VTE防管控系统,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VTE智能化评估。

目前,北大深圳医院累计完成了近10万例患者评估,VTE风险评估率、出血风险评估率均接近100%,物理和药物预防率提升至27%左右,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下降至0.022‰。

(原标题《年轻孕妇两进ICU  只因血栓跑进肺动脉》)

编辑 特区报-连博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彭蓓 黄贤君 朱思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