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工业富联发布今年一季度报告,前3月实现营业收入1051亿元,同比增长6.79%,为上市以来第一季度营收首次突破千亿门槛;归母扣非净利润约31亿元,同比增长8.15%,两项指标均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期内,工业富联对外投资持续加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发展战略正呈现加速落地之势。
实际上,2021年,工业富联便开始频繁出手投资。其中,重点投资新技术、新产业,成功推进了东南基金、恒驱电机、思灵机器人及晟丰基金四大投资项目,总金额近27亿元。
今年,工业富联投资力度进一步加码。前四个月,工业富联对外投资金额超过100亿,接近2021全年投资总额的4倍。其中,重点项目包括与智路资本签订《合伙协议》,以有限合伙人身份认缴兴微基金的基金份额,以及对高成长企业思灵机器人的独家战略投资。
不同于传统企业投资思维,深究工业富联投资逻辑,包含了“增强主营业务战略投资、强强联合完善产业链布局、拓展新业务战略投资”三位一体的循环战略,兼顾成长型与价值型投资,有利长远可持续发展。工业富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继续在纵向深度挖掘,巩固在电子信息制造行业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横向拓展产业布局,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元宇宙以及工业互联网领域牢牢把握机会,开创第二增长曲线。
比如,工业富联对高端精密机构件、云网产品、灯塔工厂相关的主营业务上进行投资或并购,目的是完善产业链布局,提高生产技术、巩固智能制造龙头地位,投资凌云光、思灵机器人、随锐科技等皆属此类。投资或参与兴微基金、晟丰基金、东南基金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在精密自动化、工业软件、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布局;与红杉资本、IDG、高瓴、厚朴等市场顶尖投资机构合作,则是将自身产业能力与投资机构理念优势融合,明确在新兴技术生态圈中的定位,提前制定制胜决策。
同时,工业富联将产品、生产制造等产业链能力,延展至青岛新核芯、开元通信、恒驱电机、宇博先进等新能源、半导体、元宇宙面向的多元新业务,是为未来定锚长线发展方向,并通过弹性布局,聚焦创新技术及产业龙头,掌握中长期发展潜力。业内人士表示,工业富联立足长远进行投资布局,持续深耕数字经济产业,加速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这家巨型企业的价值重估已在路上。
(原标题《工业富联一季度营收首破千亿 加大对外投资布局长线》)
见习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党毅浩 范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