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陈旭鸣:脚踩泥土,把群众当亲人
读特记者 黄子芸
2020-07-12 07:51


陈旭鸣(中)调研危房改造项目。

新修的马路干净宽敞,道路两旁鲜花绽放;村文化广场上娱乐设施丰富,小朋友们正玩得不亦乐乎;崭新的安居房里,村民一家其乐融融唠家常……以前那个没有产业、交通不畅、贫穷落后的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联新村,成为了过去式。

来自深圳市委政研室的陈旭鸣,是一位博士,刚到联新村时,眼前那一切,让他百感交集。

2016年5月开始,陈旭鸣到联新村挂职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2019年5月起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4年来,他脚踩着这里的土地,和这里的乡亲打成一片,亲身经历、亲眼见证了这个贫困村到文明村的“逆袭”。

陈旭鸣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获“优秀驻村干部”“河源市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深圳市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称号。

参与驻村扶贫工作多年,一路上的风景如春夏秋冬般变幻,不变的是他对专业、对行业的热情和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真抓实干,探索扶贫新路子

联新村地处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东北角,总面积15平方公里,2015年以前,由于村内没有工业项目进驻,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年收入仅2万元。

如何让贫困户不仅短期受益,而且能从根本上走出贫困?这是陈旭鸣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我作为深圳市委政研室派出的代表,选择扶贫产业不仅要考虑到一个村的脱贫,还要充分考虑到能否对河源市的产业发展起到引导作用、能否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契机。”陈旭鸣说。

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

到村伊始,陈旭鸣和镇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一道,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了解其致贫原因,并外出“走亲戚”——拜访联新村在外有一定成就的乡贤,力争全面细致地掌握村的实际情况,并带领村干部到气候与龙川相近的广西博白、横县、灵山考察,深入当地的肉牛养殖场地了解他们的养殖和销售情况。

很快,一条脱贫增收的好路子,出现在陈旭鸣的视野中。

经过多番调研他发现,广东作为牛肉缺口大省,牛肉主要依靠从外省调入及国外进口,省内缺少规模化养牛基地,一般为农户小规模散养,且绝大部分为本地水牛和黄牛,生长周期长、产肉量低,经济效益不高。而西门塔尔肉牛具有生产周期短、肉质好、感染疾病少等优点,适合规模化养殖。此外,牛粪为我国农业部所认可的标准有机肥(猪粪、鸡粪等均不属于有机肥),可用来种植有机蔬菜、有机稻米和水果等。

思路决定出路,想好了就干!

陈旭鸣决定在联新村打造西门塔尔肉牛产业,力图通过联新村养牛产业的成功,引导整个河源市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牛肉及有机蔬菜、稻米和水果供应地。

为保证肉牛养殖项目市场化、可持续发展,须引进市场主体、社会资金。陈旭鸣与村两委干部与产地在龙川的广东纽恩泰科技有限公司经过6轮谈判,最终谈定由纽恩泰科技有限公司出资90万元,占总股本的45%;联新村合作社带头人出资20万元,占总股本的10%;扶贫资金90万元,占总股本的45%。三方合作成立的公司——龙川牛恩泰畜牧养殖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开展各项工作。

提升脱贫战斗力,“输血”变“造血”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好项目,就会受欢迎!

3000多平方米的西门达尔肉牛养殖场

三年多来,西门塔尔肉牛基地不断做强做大,吸引到周边的岭西村、板塘村、红桥村等8个村产业帮扶资金约200万元;龙川县、老隆镇行业帮扶资金70万元;以及买牛款滚动投入等,目前总投资额已超过千万元,年养殖西门塔尔肉牛400头、出栏150头、年产值近300万元,已打造成为河源市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现在已经逐步向着自主繁殖牛犊的方向迈进。

陈旭鸣告诉记者,该项目除每年可为贫困户稳定分红外,还能大大增加村集体收入。其中,根据每户贫困户的投资额,联新村贫困户每年分红不低于10%、其他村贫困户每年分红为6%。

为什么为联新村贫困户设定不低于10%的分红金额?“这是考虑到脱贫的现实需要!”陈旭鸣说,假如某个贫困户分红10%仍无法实现脱贫,则可分红更多;而假如牛场效益不佳,每年无法产生10%的利润,则可用专业合作社、深圳市宝安区、深河指挥部及县、镇的产业帮扶资金的收益来进行兜底。

扶贫重在扶志,从思想上提高贫困户内生动力和脱贫积极性很重要。陈旭鸣说,牛场工作人员都是从贫困户中选择聘用,并大力发动贫困户及其他村民种草,种草好管理、基本上不需要劳动力,且又包收购,因此贫困户及村民的积极性很高,村里的荒地基本上都得到了利用。

目前,该项目共带动贫困户79户290人;3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参与牛场管理工作;15户非贫困户参与草料种植,2019年度每户贫困户平均分红3675元,实现贫困户及本村农民年增收约12000元。

主导民生工程,提升联新村“颜值”

产业发展了,改善村居环境,作为一个重要扶贫事项,被提上了陈旭鸣的工作日程。

卫生站加在民生那一段

要致富,先修路。联新村有多段逼仄不平、年久失修的村路,仅容一车通行。村民出行十分不便,这成了陈旭鸣的一块心病。

2018年,陈旭鸣与村“两委”干部筹措了资金,为村里修建了7.5公里的水泥路,使下属的自然村告别了雨雪天出行不便的难题,水泥马路通到村民家门口,给联新村带来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在陈旭鸣的推动下,联新村还实施了危房改造、聘用贫困户、联新村小学卫生间厨房等多个涉及村民生活环境改善的项目,这些项目从大布局到小细节美化村容户貌,全面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施工方报价是否准确?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不必要的支出可以省去?从里到外,陈旭鸣都毫不怠慢,下足了“绣花”工夫。

为了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陈旭鸣成了龙川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站的常客,并在龙川县所有帮扶工作队中率先引入所有扶贫工程项目均须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站核算的严格管理办法。

2019年度,联新村全面完成相对贫困村退出的十项指标、相对贫困户23户73人全部达到“八有”,实现了相对贫困村与相对贫困户的“双退出”。

筚路蓝缕启山林,呕心沥血为乡亲。在扶贫的道路上,陈旭鸣迎着初春的风霜巡查,顶着盛夏的烈日苦干,冒着秋冬的严寒慰问。

他常说:“只有脚踩泥土,把群众当成亲人,才能做到上无愧于组织,下无愧于群众,才能与群众融为一体,带领群众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编辑 董雯静

(作者:读特记者 黄子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