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光明区一届四次党代会明确,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人才是决胜未来的核心关键,光明区前瞻仰布局,悉心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增创城市竞争新优势。
——靶向引进科学城建设高精尖缺人才。聚焦科研、产业需求,构建灵活开放、便捷高效的引才机制,“一事一议”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专项行动,加大博士后站点等人才培养载体平台建设力度,长期稳定支持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探索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招募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服务科研经济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家、卓越工程师和科技服务人才。科技型企业家突出成长度,“一对一”对接引育,给予资金、空间、金融等支持,助力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培育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卓越工程师突出适配度,推动工程师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知识更新,支持用人单位开展职称自主评审,探索共建多方参与的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创建“首席工程师工作室”,加快形成科研工程师红利。科技服务人才突出专业度,围绕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金融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集聚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科技经纪人,助推科研成果高效产业化。
——推出光明人才无忧政策。实施“住房无忧”行动,为驻区高校或科研机构人才及持有“人才码”的高层次人才,优先安排保障性租赁住房,为短期来光明的科研人员提供拎包入住的短租服务,为高端人才定制配租方案。实施“教育无忧”行动,在科研院校、企业集聚区域兴办普惠性托育机构,引进国际化学校,围绕“一切为了孩子”专题推出一批民生实事,让孩子们接触顶尖的科学大师、完善的创新科学课程,享受光明科学城专属“成长福利”。实施“生活无忧”行动,搭建线上线下服务阵地,在中大附七医院、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开通人才优诊通道和国际化诊疗服务,让各类人才畅享医疗、子女入学、融资对接等绿色通道体验,解决后顾之忧。
科学家谷现状。 有方 摄
——打造高品质科学家园。规划建设“科学家谷”,依山就势打造集开放交流、创意研修、科普文艺于一体的新型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在山水之间打造人才互动社交空间。依托左岸科技公园先行打造“科学家的家”概念展示中心。匠心打造“创新街区”,以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片区和长圳片区为试点,集中布局创新孵化、创意社交、休闲聚会、公共艺术等综合空间,形成“创想、创新、创业”的知识经济共同体,打造有生活、有温度、有品质的国际化创新街区。精心建设“人才社区”,对标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标准,采用改造城中村、提升保障房等方式,以绣花功夫打造圳美新村、合水口花园等9个人才汇聚、生态优美的高品质生活区。
编辑 李依林 审核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