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论 | 强链接、塑场景:媒体融合下纸媒传播力重构的新途径
2022-03-11 10:30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胡 文  岳 进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把报纸办好?本文通过对晶报2021年从编辑机制融合到版面刷新效果的梳理与盘点,给出了初步答案。而事实上,版面刷新是与时俱进的常态化过程,探索与创新没有终点。

【关键词】机制融合 版面刷新 常态化

一边是“内容为王”的新闻规律,一边是传统媒体“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困惑前所未有,在移动互联网加速迭代,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报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是曾创造都市报辉煌、时逢创刊20周年的《晶报》必须回答的问题。

经过深入调研和探讨,晶报编委会认为,新媒体的天地纵然无比辽阔,但作为纸媒的《晶报》,依然是全媒体赖以生存的合法性来源。只要报纸在,就有理由尽全力办一份影响力大于发行量的报纸。这是主流媒体的根基所在,更是媒体人的职责所在。20岁是《晶报》的重要节点,晶报人必须心怀梦想,让《晶报》依然阳光绽放。

一、办一份极具张力的报纸

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晶报》亟须强化链接和重塑场景,紧盯办公空间和居家空间,首先吸引既有用户群体看报,进而吸引其周围人看报或者朋友圈转发,即首先实现圈层传播,进而再到大众传播,以此解决“我是谁”“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报纸即便不再是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主战场,但依然是新闻舆论之锚,其权威性和背书功能依然无可替代。通过与千万用户丝丝缕缕的联系乃至嵌入式的强链接,再造亲和力和穿透力,实现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构。

基于以上判断,《晶报》改版的方向就十分清晰——

在内容上,需要定制化、深度化和场景化;

在形式上,需要品牌化、海报化和人物化;

在融合上,《晶报》要与APP无缝衔接,成为APP的原点支撑和硬件补充。

因此,晶报编委会确立的2021年版面刷新总体目标是:在有限的版面规模下,实现《晶报》内容生产的精品化,即“薄报精做”。最高目标是:力争实现篇篇可读、版版好看、天天“晶”彩——即《晶报》要在报纸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内容生产的精准、浓缩和美誉,办一份具有极大张力的报纸。

晶报编委会认为,一份报纸的版面刷新,不是传统的“一步到位”,而是动态的调整。因此,在策略上,晶报采取“以我为主、稳扎稳打”的渐进式改版。在媒体融合的方向指引之下,发扬纸媒所长,避开纸媒所短,办一张媒体人心目中理想的报纸。尤其是对新的内容和版块,以“步步为营”的方式,成熟一个推出一个,达到“久久为功”的效果。

二、改版从团队和机制融合开始

2021年春节,晶报总编室从深圳报业集团南院印务楼5楼,搬到新媒体大厦17楼,与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和深圳晚报总编室在同一层楼上班,这不仅是一次物理意义上的“乔迁”,更是与深圳报业集团兄弟媒体交流融合的前奏。

深圳报业集团媒体深度融合以及媒体间的竞合态势,给《晶报》加快融合创造了新的契机和良好氛围。为给改版创造良好机制,晶报编委会2021年3月初做出决定,整合原总编室和全媒体聚合中心,成立融媒体编辑中心,以此打通纸媒和新媒体编辑之间的壁垒,促进人员交流和业务创新。这次调整,并不是两个团队人马的简单相加,而是一次从值班方式、内容生产、舆论导向把关、宣传通知提醒,到考核制度的全方位融合改造升级。从采前会机制的完善到交接班制度的衔接,再到重大选题策划、执行以及反馈、督促,晶报融媒体编辑中心已经形成一套严密、流畅、覆盖全天24小时(APP早中晚班+报纸夜班)的闭环值班制度。

三、“互动带”:让优质新媒体产品上封底

坐拥逾百个政务公众号的晶报社,是全国最大的政务媒体服务机构。如何在报纸端呈现这一特色、实现媒体融合?最先推出的“互动带”版块给出创新性的答案。“互动带”旨在建立《晶报》与政务新媒体矩阵的连接,以此强化晶报与政务机构乃至读者的互动和链接。4月13日,“互动带”打响《晶报》报纸版面刷新的头炮。经过一周时间的磨合,各个政务公号每天积极推荐最优质的新媒体产品放在封底,很快形成竞相抢头条、上主图的局面,为优质版面的出品创造了条件。

“互动带”充分集纳当日晶报政务媒体矩阵、晶报APP和晶报官微重点原创内容、晶报运营“数据王”“人气王”作品,以“标题+简单提要+二维码”的形式在纸媒呈现。为保持版面美观,每日必发一两张高清美图。以“大图+碎片化要点+二维码互动”为核心元素的“互动带”版面,由晶报版面总监总体把关,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晶报》封底就此成为“互动带”的“根据地”。

如今,“互动带”已经成为晶报运营的各大政务新媒体展示形象的舞台。新媒体产品登上《互动带》,既是作品的二次传播,也是传统媒体对其在专业性和权威性上的再次认定和价值发掘。正如《晶报》以“互动带”产品为主题的发行海报口号所言:“让优质的新媒体产品上封底,就凭‘互动带’,让公众号推文更具公信力。”

四、“蜂窝媒”:带动局部创新,丰富深度报道

2021年5月24日,《晶报》改版的第二个版块“蜂窝媒”正式推出。这是由晶报编委会成员带头生产内容的版块,以期带动原创深度报道的生产并形成“蜂窝媒”效应。先期推出的是“文理财经”专栏。

首期“文理财经”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以大湾区9市2区的人口数量曲线图为主图,形象、直观地针对人口、城市与区域发展等焦点话题展开分析。第二期聚焦深圳文和友,直指其场景塑造的文化表达中缺乏“深圳内核”。“文理财经”固定在每周一刊出,晶报APP同步推送,运营中心进行全网分发。到第5期,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即成为专栏冠名广告商。“文理财经”注重精选主题,先后聚焦深圳实际管理人口、前海扩容、乐高落地深圳、香港北部都会区、北京证券交易所、深圳学区房等政经、民生话题,进行解读和分析。在呈现方式上,尤其注重数据和图表的使用,形成了鲜明特色。这种尝试丰富了晶报深度报道的品类和形态,提升了报纸的厚重感。

“蜂窝媒”版块的设想,是由编委会带头形成某一领域的局部创新和突破,进而提高发稿频率,形成“蜂窝媒”产品矩阵。目前,包括文体、国际新闻方面的新专栏正在酝酿之中。

五、“晶作文”:做家庭、学校的强力链接者

2021年7月16日,改版重磅版块 “晶作文”一推出,就在深圳中小学校和家庭受到极大关注。

为什么要推出“晶作文”?这里有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想象力:就是要挖掘纸媒、学校和家庭的潜在场景优势,以荣誉链接学校和家庭。一篇作文虽小,背后却有无数家人和同学关注的目光。这种共情基础所带来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其他方式所没有的。

在运作机制上,《晶报》教育新闻部提前一周拟定好主题,并制作海报在全网传播,向全市中小学三至九年级征集优秀作品。学生写完作文后提交给语文老师,老师批改并写出简短点评,然后以“原文+点评+作者头像”的形式投稿。报社教育新闻部每期精心挑选六篇最优作品和若干优秀作品,融媒体编辑中心将作品刊登在每周五的《晶报》纸媒上,并通过晶报APP推送。其中,包含作者姓名、学校、班级的导读,会出现在每周五的《晶报》封面,从而将“让作文写得好的你家孩子上封面”的承诺落到实处。随后,全媒体运营中心将优秀作品进行全网分发。

“晶作文”迅速在深圳中小学走红,孩子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家长、老师更是以自己孩子和学生的作文登上“晶作文”为荣。 “晶作文”的“封装”以及整合推广亦具有针对性,“没有写过‘晶作文’,就像童年没在深圳度过一样”的说法,越来越被同学们认可。

“晶作文”推出4个多月来,周末效应已在深形成。每期作文主题紧扣时事及时令,与孩子的成长生活密切相关。“暑假”“奥运”“国庆”“中秋”“作业”“幸福”等先后确定为作文主题。通过这些作文,孩子们的创作力得到充分释放,甚至有同学说要把“晶作文”裱出来挂起来,还有部分作文登上人民日报客户端。目前,已有出版社与“晶作文”团队沟通出书事宜。

从晶报APP的数据反馈看,“晶作文”具有成为现象级产品的巨大潜力。深圳中小学生多达上百万,如成立“深圳中小学生‘晶作文’联盟”并进行年度颁奖,都在筹划之中,其影响力亦可放眼十年、二十年之后。而作为孪生品牌,“晶漫画”亦将择机推出,以满足“双减”背景下家庭素质教育的需要。

六、“急难愁盼·察查看”:建设性民生监督大有可为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为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具体要求,《晶报》及其新媒体平台自9月18日起开设“急难愁盼·察查看”专版,聚焦困扰市民日常生活的民生问题,通过市民反映和记者调查,与相关部门密切联动,推动市民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急难愁盼·察查看”定位于建设性民生监督报道栏目。首期报道聚焦梅林家乐福停车场,9月18日推出《此“坎坷”的停车场你见过吗》报道。10月21日,推出后续报道《最终修缮方案敲定,12月底完成修复》。商家、相关部门积极回应,该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12月2日,维修工程启动,次日登上晶报头版头条的《“坎坷”停车场开始修缮》报道,是这次舆论监督的成果展示。此外,11月15日,“急难愁盼·察查看”聚焦深业上城住户回家“最后30米”问题,目前亦在推进之中。

舆论监督一向是新闻报道中的难点所在,“稳”和“准”是基本要求,如何把握好“时度效”十分重要。“有为才能有位”,接下来,晶报将继续拓展各种线索来源,通过多种方式做大晶报APP报料平台,广泛搜集市民诉求,及时回应市民关切,尽力解决难点痛点,从而践行“与市民一起生活,与政府一起监督,与深圳一起成长”的理念。

七、与时俱进常态化刷新版面

“阳光媒体,非常新闻”一直是《晶报》的理念和灵魂。在这轮改版中,《晶报》推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版块“沉浸式”——以各种前沿领域的体验式报道为主,亦不排除具有未来视野的深度报道。首期名为“沉浸式”报道《从乞力马扎罗到哈巴雪山》5月26日推出,第二期《绿绿的手打柠檬茶真的是自然绿?》6月24日推出。从执行效果来看,鉴于该版块定位较高,尚需拓展报道渠道,方能达到预期目的。

11月2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93天之际,《晶报》率先推出“看冬奥”版块(报纸《看冬奥》专版,APP《看冬奥·晶报早知道》专题),集中报道冬奥会的筹备情况,并挖掘深圳与冬奥会的相关新闻。截至12月3日,《看冬奥》已推出24期。进入2022年,报道将进一步升温。

整体来看,在新推出的版块中,“互动带”“晶作文”“蜂窝媒”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运作模式,可望形成品牌及延伸效应。“急难愁盼·察查看”则具备很大潜力,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加强保障,力争在建设性民生监督报道方面创出一条新路,为把深圳建设成为民生幸福标杆城市作出贡献。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版面刷新是与时俱进的常态化过程。改版不是自说自话,更不是孤芳自赏,而是继承传统和扬长避短的择优化路径选择。在新媒体的支持下,改版亦是一个“改进—反馈—再改进”的闭环过程。与新媒体的联动乃至新技术的运用,自是题中应有之义。探索与创新,永远都在路上。

(作者胡文系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副总编辑;作者岳进系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融媒体编辑中心副主任)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编辑-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