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论 | 变则“通”,不变则“痛”:融媒体语境下社论创新方法论
2022-03-11 10:33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彭 健

社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也因其厚重,社论的创新往往相对谨慎,很多纸媒的社论多年来都保持着同样的面孔和表情。晶报社论创立于2007年,在多年的实践中,晶报社论一直在尝试创新。本文结合晶报社论的实践,探讨传统纸质媒体社论创新的可能性和空间,以及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纸媒社论如何因应新的媒介环境,实现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纸媒  社论  创新  媒体融合

一、纸媒社论的形式创新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可谓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能固守某一种形式。事实上,众多纸媒社论的形式多年来一成不变,某种意义上这固然是一种坚持,但若无法在形式上做出改变,就很难实现由“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创新。以晶报社论为例。尽管纸质版面的创新空间有限,但在纸质版面的方寸之间,晶报社论从未停止过创新的步伐,在形式创新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

(一)从一条社论到多条社论

传统的纸媒社论一个版面只有一条,这在许多人脑海中已形成刻板印象。但事实上,晶报早在2009年即开始探索打破社论条数的限制,实现内容和传播效果的变化和强化。

譬如2009年12月29日,晶报社论版刊发2篇社论,一篇是《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楼坚强”》,另一篇是《一切为了25名中国船员的安全》。这两篇社论一篇聚焦本地热点,一篇关注国内热点;一篇是批判性较强的“锐评”,一篇是弘扬正能量的“暖评”,二者在聚焦点和调性上实现了很好的平衡,让版面信息也更加多元丰富。

此后,晶报又开始尝试“品字形”结构的社论,即每天刊发三条,头条置顶,二条、三条放在下面左右排列。譬如2010年2月10日,晶报社论版分别刊发了《社会保障不能遗忘非深户学龄前儿童》《监管部门应为假洋酒泛滥担责》《提高最低工资,配套服务要跟进》三篇社论,全部聚焦深圳本地民生热点,让读者可以在同一个版面,享受到针对本地热点的“一站式”观点信息服务。

同时,多条社论的出现让内容组合成为可能。譬如在2012年5月26日凌晨3时8分许,深圳侨城东路段发生一起惨烈的车祸,一度引发举国关注。在此期间,晶报刊发三条社论,同时聚焦这一起事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剖析,产生极佳的传播效果。从言论的角度来说,一起复杂的事件所蕴含的,往往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而需要且可以从中提炼出多元的观点,让观点市场更丰富,在此方面,多条社论的组合优势和力量得以彰显。

(二)社论与制图相融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对于读图的需求日益凸显。图像意义建构根植于人类自身的生理属性和文化自身的传播属性。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指出“观看先于语言”,这无论在人类进化史还是在个体成长历程中,都可以得到印证。“读图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改变了人类文化的样貌和原有的意义建构模式,重要的不仅是直面和接受这种变化,更关键的是理解和认识这种变化,从而理智现实地把握这种变化。

近年来,晶报社论因应媒介生态和受众习惯的变化,开始探索社论与制图相融合。比如2021年5月26日,晶报观点版刊发了题为《一个榴莲1000万?别低估深圳调控楼市的决心》的社论,整个版面就一篇文章,且图片与文字的篇幅几乎相当,甚至图片占据了更为显著的位置。文字变短,图片变大,图文水乳交融,在信息传播上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传播媒介极大丰富,同质信息泛滥的时代,晶报社论选择了回归一条社论,但这种回归并不是简单地重走老路,而是根据读图时代的特点实现高层次回归。社论与制图相融合的模式,也为二次传播奠定了基础。经过晶报运营部门的长期跟踪统计,发现社论与制图融合后的全网阅读量,要远胜于单纯的文字传播。

(三)跨版社论

如果说由多条社论回归一条社论是做“减法”,那么跨版社论(两个整版)则是在特定节点做“加法”,让表达更加充分,让形式更加厚重。

譬如2021年8月18日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两周年,在这一重大时间节点,晶报刊发了题为《用理想浇灌未来之城》的跨版社论,全文逾五千字,深入论述了深圳先行示范两周年的担当和作为。跨版社论属于破格处理,这样的重磅武器不可轻用。但因为其存在,使得晶报社论的“工具箱”更加丰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有更多选择。

如果说社论与制图相融合倒逼社论文字更加精简、表述更具“网感”,那么跨版社论的形式创新,则倒逼传统社论的千字文,转向更宏大、更深入的叙事,让社论更厚重,更能在关键节点“挑大梁”。

二、纸媒社论的文体创新

一种观点认为,社论就该正襟危坐,以保证其权威性和严肃性。但晶报社论的实践表明,社论不仅可以进行大胆的形式创新,还可以探索文体创新。

(一)书信体社论

2010年2月5日,晶报刊发了题为《致文强的一封公开信》的社论,这篇社论用书信体和辛辣的笔触,对轰动一时的“文强案”予以评述。这一打破常规的创新,赢得广泛赞誉,这篇社论也获得了深圳新闻奖一等奖。

(二)诗歌体社论

2020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当天,晶报刊发两个整版的“诗社论”。在声量宏大的祝福声中,晶报的诗歌体社论气势磅礴、创意十足,如同一股清流静水流深,打动了许多读者。这篇极具特色的社论发布后,包括《诗刊》等专业权威刊物主动联系全文转载,一些诗人甚至主动联系晶报,要求参与诗歌体评论的写作。

《尚书·虞书·舜典》中有言:诗言志,歌永言。诗歌同样是有观点的,且因为其文体的特殊性,能在特殊节点,通过凝练的语言和特有的表达方式,让观点和信息直抵人心,获得超预期的传播效果。

纸媒社论的文体创新一方面要敢于突破,一方面也要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

三、融合语境下的纸媒社论创新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社论需要与时俱进,因应媒体融合的特点,作出创新和改变。在此方面,晶报社论同样作出有益探索。

(一)H5社论

2019年2月3日,除夕前一天,晶报推出一“篇”特别的新年社论。这篇社论没有白纸黑字,而是一个声画并茂的H5,题为《除夕将至:致在深圳奋力奔跑的你》。这一情理兼具的融媒体产品推出后,被广为转发和点赞,迅速刷屏“朋友圈”。除夕当天推出新年社论是纸媒的“例牌菜”,多年来,晶报亦秉持这一传统。但在移动优先战略的指引下,晶报决定打破常规,用融媒体手段推出“不一样的社论”。

在除夕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这“篇”社论从“当初你为什么来深圳”的角度出发,致敬在深圳奋力奔跑的每一个人,让“情”和“理”产生化学反应,引发深圳人的共鸣和思考,促使更多的人更深入地感知和探究人、城市和历史的关系。这“篇”别开生面的新年社论,内容积极、阳光、温暖、走心,文字、画面、音乐等元素,均力求贴近深圳人的生活和情感,同时将深圳的城市精神和深圳人的精神加以提炼和升华,有力宣传了深圳的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的家园感和凝聚力,为深圳注入了更多阳光和正能量。

事实表明,这一全新的尝试取得了极佳的效果。许多深圳市民表示看过这个H5后想到了当年的自己,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温暖。

通过全新的融媒体手段赋能纸媒社论,让社论由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声画并茂的H5,这样的创新和探索顺应了媒体融合的要求,也获得广东省新闻阅评专期表扬。

(二)社论海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人类的许多固有观念形成冲击,因此晶报决定从“观”入手,选取全球观、健康观、教育观、生态环境观、家园观等角度,制作一组社论海报,它们分别是《重新发现世界》:“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我们都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口罩阻挡的只是病毒,不是春天,不是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血肉相连”;《獠牙与盔甲》:“这套叫作免疫系统的盔甲的构件,一定还包括心智的强健”;《预演未来》:“每个人、每种生活,也许只是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与山河对谈》:“必须思考我们与一株草、一片云、一条河流的关系”;《生活并不总是在别处》:“慢下来的生活就像慢镜头,会不会让那些美好的事物变得更清晰?”

西方报纸把对国内和国际问题带有严肃评论意义的漫画,称为社论漫画。在美国新闻史上,因为社论漫画而获普利策奖者为数可观。晶报的这一组社论海报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它与普通的新闻漫画不同,实现了文字与漫画的深度结合。可以说,文字是漫画的一部分,漫画是文字的延伸,两者彼此支撑,不可分割。

同时,晶报推出的这组社论突出“海报”二字,意在契合网络传播特点,一方面是为了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也为二次传播埋下伏笔。这组社论海报刊发后,不仅在各媒体平台的分发数据亮眼,而且因为其“海报”属性,在一些户外大屏上也不断滚动播放,获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结语

在当前的媒介生态下,信息过载和信息同质化,是媒体必须直面的问题,而观点类信息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同质信息通过异质的观点表达实现独家处理。因此,在媒体融合进程中,新闻评论的重要性得以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新闻评论不能墨守陈规、一成不变,在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都要切合当前的媒体融合大势,适时作出调整和创新。变则“通”,不变则“痛”——这是晶报社论多年来持续创新的心得,也可以作为传统媒体社论转型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范以锦.评论的演变及新时期权威媒体评论功能的强化[J].新闻与写作,2019(10).

[2]马少华.评论同一个事实的不同层次和色彩[J].新闻与写作,2019(3).

[3]赵东辉,田建川.从新华社几篇“刷屏”之作谈融媒体产品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的关系[J].中国记者,2017(08).

[4]钱轶群.“读图时代”图像认知媒介的特征和发展趋势[J].声屏世界,2021(01).

(作者彭健系晶报全媒体评论中心总监、评论部主任)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编辑-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