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忽不定“外部性”
张德勇
2022-02-22 11:26

按照“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为什么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呢?解决所谓的“外部性”问题,重要的是两点:其一是尽可能明晰产权,其二是尽可能降低交易费用。

“外部性”这个词很常见,有时候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效应或者是外部经济。它的意思是说,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往往是一种非市场化、无法具体定价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行动决策,会导致另外一些人受损或者受益。

这种外部影响有好有坏,好的影响就称为“正外部性”,就是说经济行为个体的行动给他人带来了好处,而且往往受益者无需对这种好处支付成本。

如山东的农民歌手朱之文,他自己走红之后,把家乡也带动了起来,家乡跟着沾光受益,这也是一种正外部性。

而如果这种外部性影响是坏的,那就称之为“负外部性”,被认为是显著的负外部性的案例则是,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比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而污染造成的社会成本并不完全是由这家工厂承担的。

以上大致上就是传统经济学对“外部性”这个概念的基本解释和理解。乍一看,好像是很有道理,对经济行为带来的不同效果进行了分门别类。但是仔细想,这个概念其实有些多余。

因为从逻辑上来讲,所有的行为都存在这个所谓的“外部性”,而且这个“外部性”的概念又是模糊不清、含糊其辞的。

比如弹钢琴这个行为的外部性,同样是弹钢琴,一个钢琴家的邻居和一个刚学琴的孩子的邻居,那对“外部性”的感受可能就是截然不同。即便是著名钢琴家,天天弹和偶尔弹也不一样。如果没有自己的别墅或者没有隔音的琴房,弹多了邻居也未必会一直喜欢。

也就是说,“外部性”这个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即便对于同一个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频率,那感受也不一样,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所以严格来说,“外部性”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定义,存在着非常大的模糊空间。而正是这样的模糊空间,给了很多人支持管制的理由,包括很多经济学家,都会以“外部性”来支持行政管制。

比如第一个提出这种管制做法的经济学家庇古,他就认为,通过征税和补贴,就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这种政策建议后来被称为“庇古税”,而“庇古税”后来也成为很多国家税收治理的主要理论依据。

但是“庇古税”有着明显的缺陷,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工厂污染的例子。假如工厂和当地居民有环境污染上的纠纷,最好的办法也许不是直接向工厂征税,而是允许当地居民和工厂自行协商,也许当地居民愿意因此放弃一部分权利换得金钱。

这其中重要的是产权的明晰和界定,越是清晰界定的产权,越容易找到解决方法。相反,越是产权不明的地方,越容易产生“公地悲剧”。

另外经济学家科斯也指出,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庇古税”根本没有必要。如果双方很容易进行沟通协商的话,完全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对其中一方进行征税式管理。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降低“交易费用”,也就是降低他们之间的沟通成本。

所以综合来看,凡事皆有外部性,而对“外部性”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感受又是模糊不清、飘忽不定的,再加上各种“庇古税”带来的管制和麻烦未必能够解决“外部性”的困难,有时候甚至是在制造新的问题。

按照“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为什么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呢?解决所谓的“外部性”问题,重要的是两点:其一是尽可能明晰产权,其二是尽可能降低交易费用。

(作者系经济学者)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